吊边人

杀声沈后野风悲,汉月高时望不归。

白骨已枯沙上草,家人犹自寄寒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翻译

战后的杀声沉寂后,野外的风显得凄凉,当汉月高悬时,他们仍未归来。
战场上白骨已干枯,被沙漠上的草覆盖,家中的亲人们依然在寒冬中寄出寒衣以示思念。

注释

杀声:战场上的喊杀声。
沈:沉寂。
野风:野外的风。
汉月:指代中国的月亮,可能象征国家或故乡。
望不归:期待回归却未能如愿。
白骨:战争中死亡者的遗骨。
沙上草:沙漠上的草,暗示荒凉和长久。
家人:亲人。
犹自:仍然。
寄寒衣:在寒冷季节寄送衣物,表示关心和思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战争后的萧瑟景象和对远方家人的思念。开篇“杀声沈后野风悲”表达了战事结束后,残留的杀戮之声在荒野中引发的哀伤之情。紧接着,“汉月高时望不归”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无法返乡的深切思念,汉月指的是边塞的明月,而“望不归”则是对远方家园无尽的眷恋。

中间两句,“白骨已枯沙上草,家人犹自寄寒衣”,描绘了战场上白骨露于荒野,长满了杂草,形成了一种死寂与生机并存的景象。同时,诗人强调了家人的关心,他们仍然不忘寄送寒衣以慰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战争的描写和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展现了边塞生活的孤独与悲凉,以及人们对于温暖家庭的情感渴望。沈彬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和人事哀愁,塑造了一种既有战乱之苦,又有家国之思的复杂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0)

沈彬(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曲歌辞.结客少年场行

重义轻生一剑知,白虹贯日报雠归。

片心惆怅清平世,酒市无人问布衣。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微]韵

阳朔碧莲峰

陶潜彭泽五株柳,潘岳河阳一县花。

两处争如阳朔好,碧莲峰里住人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都门送别

岸柳萧疏野荻秋,都门行客莫回头。

一条灞水清如剑,不为离人割断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入塞二首(其二)

苦战沙门卧箭痕,戍楼闲上望星文。

生希国泽分偏将,死夺河源荅圣君。

鸢觑败兵眠白草,马惊边鬼哭阴云。

功多地远无人纪,汉阁笙歌日又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