詶刘燕及明二首(其二)

青编数卷敌华林,腹笥居然写赋心。

自昔词坛憎百六,不妨天柱耸千寻。

龙文忽照干将曲,鹤唳今听谷水阴。

却笑安仁秋兴作,只伤留滞宦情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名为《詔刘燕及明二首(其二)》。董其昌是明代著名的书画家和文学家,他的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个人情感。

诗中“青编数卷敌华林”一句,以“青编”象征书籍,以“华林”比喻丰富的知识或学问,表达了诗人对书籍的热爱以及通过阅读获取知识的决心。“腹笥居然写赋心”,则进一步说明了诗人通过阅读和思考,内心充满了创作的激情和灵感。

“自昔词坛憎百六,不妨天柱耸千寻”两句,运用了典故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学的尊重与理解,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独立思考和追求。其中,“词坛憎百六”可能是指对某些传统规则或限制的不满,“天柱耸千寻”则象征着诗人的文学成就和影响力。

“龙文忽照干将曲,鹤唳今听谷水阴”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隐喻诗人的创作灵感和内心的宁静。龙文与干将是古代宝剑的名称,这里借以形容诗人的才华;鹤唳与谷水阴则是清幽宁静之景,象征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美的欣赏。

最后,“却笑安仁秋兴作,只伤留滞宦情深”两句,以东汉诗人张衡的《四愁诗》为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张衡的《四愁诗》中,秋兴即是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感慨。董其昌在此处以“却笑”二字,既是对张衡的调侃,也是对自己情感的自我解嘲,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董其昌在文学创作上的独特见解和深沉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他对知识、艺术、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79)

董其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詶叶少师台山赠行四首(其一)

东朝联事步清尘,牢落灵光亦主臣。

奉诏偶然因旧学,趋班直讶著陈人。

纷纶津邸宾僚盛,詄荡天门羽翼新。

纵是枯桐蒙赏激,詶知恐异爨馀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詶叶少师台山赠行四首(其二)

素衣端合避京尘,留滞繇来说史臣。

敢赋湘累愁帝子,但唫篱菊比皇人。

钟山猿鹤寻盟晚,泽国莼鲈发兴新。

为问陆沉成底事,征车生耳等劳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詶叶少师台山赠行四首(其三)

沉沦不解叹风尘,攀鼎含情侍从臣。

巳分浮家称钓客,那将慧业厕文人。

玉杯繁露书多逸,石室阳秋例更新。

六代江山饶吏隐,移文恐不到前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詶叶少师台山赠行四首(其四)

驱车宛叶逐游尘,春出秋归似雁臣。

闻道晚来差丧我,论才少且不如人。

石渠书拟雠同异,金屋恩须问故新。

入洛愧虚先达荐,初衣仍返会稽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