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牛焘所作的《王景略二首(其二)》。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王景略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和对某些历史人物行为的批判。
首句“山河正统归江左”,点明了历史背景,暗示了某种历史变迁或权力转移,江左通常指长江以东地区,在这里可能暗喻着某种政治格局的变化。接着,“敢向东南逞曲师”一句,通过“逞曲师”这一形象化的表述,批评了某些人或势力在东南地区试图挑战正统、制造混乱的行为。
后两句“死后淮淝谁首恶,只今切齿慕容垂”,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提到的“淮淝”可能是指淮河与淝水流域,是中国历史上多次战争的重要战场。诗句询问的是,在王景略去世之后,是谁在淮淝地区犯下恶行?同时,诗人将“慕容垂”作为特定的历史人物提及,慕容垂是十六国时期前燕的创建者,以其勇猛和智谋著称。在这里,诗人借慕容垂之名,暗讽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虽已逝去却仍令人心生痛恨的邪恶势力或人物。
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和象征性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正义与邪恶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历史人物行为的评判态度。诗中既有对历史事件的反思,也蕴含了对当下社会现象的隐喻,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