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行尽枥林村,柴门闭夕曛。
自来松下坐,閒想壁间文。
守树猿偷果,窥山犬吠云。
多应寻鹤去,祇隔暮溪濆。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汝燧的《访郑隐君不遇》,描绘了作者探访一位隐居者未果的场景。首句“行尽枥林村”,展现出诗人长途跋涉,穿过树林和村庄,寻找隐者住处的情景。次句“柴门闭夕曛”则描绘出傍晚时分,隐者家的简朴柴扉紧闭,暗示主人不在。
第三句“自来松下坐”,诗人选择在松树下静坐等待,体现了他的耐心与对隐士生活的向往。接着,“閒想壁间文”暗示屋内可能有隐者的墨宝或学问,诗人借此寄托自己的思考与敬仰。
“守树猿偷果,窥山犬吠云”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写出了环境的宁静与自然生态,猿猴守着果实,山犬对着云彩吠叫,增添了隐居生活的神秘感。
最后两句“多应寻鹤去,祇隔暮溪濆”,诗人推测隐者可能已经离开,去追寻仙鹤或者隐逸的生活去了,只留下溪边的水声相伴。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遇隐者的一丝遗憾。
不详
道人留淡话,竹院寂无声。
沽酒童来缓,题窗诗已成。
海珍纫紫菜,仙品渍黄精。
移席临檐月,焦桐膝上横。
爱静移家住水南,门排古木枕寒潭。
鹤翎渐长呼童剪,麈尾频挥对客谈。
旋切银丝鲙鲜鲫,新尝金颗擘香柑。
惜余戒饮难陪伴,举白掀髯子独酣。
寺才三二里,曳杖且徐行。
晴塔松梢见,风钟岭半鸣。
樵夫分道过,僧子就房迎。
竹有千竿立,尘无一点生。
数篙撑过渡,雨后水添肥。
山橘青迷树,野花香袭衣。
哀鸿悽远客,斗雀堕斜晖。
童稚喧林垄,牛羊个个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