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李成之待制六丈三首(其一)

高论嵇中散,行吟楚大夫。

笑谈虽自若,放逐竟何辜。

浮世终难料,苍天不可呼。

莫论身后事,忠义付诸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嵇康和屈原两位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对逝者李成之待制的深切缅怀与哀悼。嵇康以“高论”著称,而屈原则以“行吟”见长,两者都展现了不屈的精神与高尚的情操。诗中的“笑谈虽自若”,描绘了李成之待制即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从容的态度;“放逐竟何辜”,则是对李成之无辜遭受贬谪命运的同情与不平。接下来,“浮世终难料,苍天不可呼”两句,表达了对世事无常、命运难以预料的感慨,以及对上天的无奈与质疑。最后,“莫论身后事,忠义付诸孤”则寄托了对逝者忠诚与正义精神的赞扬,以及对其孤独遗世的哀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生平与精神,以及对逝者的深情悼念,展现了诗人对忠义精神的崇尚与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66)

毕仲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李成之待制六丈三首(其二)

西帅旌幢旧,东州几杖新。

偏裨尝破胆,徒弟盍书绅。

雄略浑无敌,沈机妙若神。

不须锄盗贼,公在本良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挽李成之待制六丈三首(其三)

道孤存白眼,骨朽任黄泉。

不与今人合,空为后世怜。

文章还误己,穷达竟归天。

遗藁知犹在,应容手自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挽卢革通议

耆宿今多少,惟公景德人。

家邻吴市卒,名重汉庭臣。

路在犹耕月,门閒似送春。

才知图画好,时见旧精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代范忠宣挽中散某公三首(其一)

平日书生贵,中年使者尊。

绣衣虽去国,珠履会填门。

奏疏皆民事,遗言为国恩。

哭君无好句,端坐独招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