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阶所作的《秋怀八首奉同文峰司徒用杜韵》中的第五首。诗中描绘了诗人远离故乡多年后,回到九峰间新建居所的情景。通过“十载驰驱”、“结庐新寄”等词句,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对当下生活的感慨。
“栖云石窦寒犹往,得月松门夜不关。”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幽静与自然之美,石窦中寒气依旧,夜晚松门前月光洒落,仿佛与外界隔绝,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径竹萧疏馀晚节,江花寂寞带春颜。”进一步描述了环境的清冷与生机,竹径虽已萧瑟,但依然保持着晚节的坚韧;江边的花朵在春日里孤独绽放,却也增添了几分生机与希望。
最后,“翻思往迹堪长啸,一事无成两鬓斑。”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经历的反思与感慨,虽然一事无成,两鬓斑白,但回首往事,仍能发出长啸之声,展现出一种豁达与释然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