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怀远(其二)》由清代诗人戴亨创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象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西南望不极,天汉谁能通”以西南方向的遥望起笔,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无限向往与渴望,然而现实中的距离却如同天河一般难以跨越,隐含了对无法直接沟通的无奈与遗憾。
接着,“欲致一纸书,远托云中鸿”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想要寄一封书信给远方的亲人,却只能借助飞鸿传递,形象地表达了通信的艰难与对消息的期盼。
“杳杳逝无凭,耿耿情所钟”则揭示了思念之情的深沉与持久,即使消息难以传递,心中的情感却始终如一,坚定不移。
“芳草委寒谷,严霜凋其华”运用自然景象的衰败来象征情感的消逝,芳草在寒冷的山谷中枯萎,严霜剥夺了花朵的美丽,暗示着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减淡。
“馨香时欲歇,岁晚纷欹斜”则将情感的消逝比作香气的逐渐消失,随着岁月的流逝,情感变得越来越模糊,最终像落叶一样倾斜散落。
最后,“怅望南归云,引领徒咨嗟”表达了诗人面对无法实现的愿望时的无奈与哀叹,他只能望着南归的云彩,徒然地发出叹息,表达了深深的遗憾与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深刻地描绘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挣扎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