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十三首(其三)

水中盐味,色里胶青。

祖师只认得个相似底,何异楚人以鸡为凤。

我者里任你三头六臂,尽其来机,也无你凑泊处。

惯将三尺喙,骂倒五湖僧。

形式: 偈颂

翻译

水中的味道如同盐,色彩中透出胶青。
祖师只认可那些相似的事物,这与楚人把鸡当作凤凰有何区别。
在这个世界里,任凭你有多强的力量,无论你的计谋多么精巧,也无法找到你的位置。
他习惯用尖锐的言辞,能轻易让五湖四海的僧侣折服。

注释

盐味:比喻事物的本质或特点。
胶青:形容颜色深沉或青翠。
相似底:指类似或相近的事物。
楚人以鸡为凤:比喻对事物的认知有误,将平凡的事物误认为高贵。
三头六臂:形容力量强大或神通广大。
凑泊处:合适的位置或适应之处。
三尺喙:比喻人的口才或言论。
五湖僧:泛指各地的僧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智愚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意。"水中盐味,色里胶青",比喻事物的本质或真理隐藏在日常现象中,难以直接察觉,需要深入体会。"祖师只认得个相似底",暗示禅宗注重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而非外在形式的追求。"何异楚人以鸡为凤",进一步强调了认识上的偏差,如同楚人错把鸡当作凤凰,寓意修行者需有正确的认知。

"我者里任你三头六臂,尽其来机,也无你凑泊处",表明禅者的立场,无论对方如何神通广大,如果不能领悟真谛,也无法与之契合。"惯将三尺喙,骂倒五湖僧",形象地描述了禅者通过直截了当的话语,点破他人的迷惑,即使面对众多修行者,也能以其智慧和洞察力使之醒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禅宗的机锋和幽默感,体现了禅师对修行者的要求和期望。

收录诗词(545)

释智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 号:虚堂
  •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85年—1269年

相关古诗词

密庵和尚赞

行脚不到大彻堂前,刚要凌灭应庵门户。

指柳骂杨,吹沙嗅土,却笑谢郎眉忒竖。

欲识中峰个里人,无尾大虫不是虎。

形式: 押[麌]韵

维摩示疾图赞

一生口嘴唠嘈,偏要搀行夺市。

诈病毗耶离城,引得许多闲神野鬼稽首净名。

咄,我不识你。

形式:

船子和尚赞

烟水寒,扁舟小,华亭江上相寻讨。

负命底劈口一桡,点头处狼藉不少。

父子怯相酬,谁道翻身早。出黄芦,入红蓼。

收拾丝纶,江天未晓。

形式:

雪窦显禅师赞

凝而不结,混而常清。挺然岳立,卒乎砥平。

拟师之道兮虚空钉橛,美师之德兮色重里胶青。

妙高万叠兮春归锦镜,翠螺一抹兮霜后洞庭。

在彼在此兮初无朕迹,或舒或卷兮水赴沧溟,遐想高躅兮实我法城。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