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名为《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从内容上看,这首诗借用了古代神话中的精卫填海的故事来表达自己坚定的信念和不懈追求的精神。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这两句通过比喻,指出那些为正义事业奋斗的人,即使面对困难,也始终保持着一份纯洁和真诚的心志。这里的“鸟”可能指的是精卫,这只小鸟要填满大海,用石头衔在嘴里,一次又一次地飞翔,表达了诗人不屈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这两句具体描绘了精卫填海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愿望。尽管任务艰巨,但诗人仍然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即使是细小如尘土,也要衔在嘴里,努力去做。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所追求目标的认识。虽然成果不易显现,生命也许渺小且短暂,但这并没有减弱诗人的决心。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在这里,诗人表明了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和坚持。大多数人可能会对这种执着行为进行批评,但诗人却独自欣赏那种专注和纯粹的精神。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这两句则是诗人的决心,无论结果如何,他都决定将这份努力贯穿整个生命,不留遗憾。

最后,“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不理解自己的人的态度。即使外界的评说如同刺骨的寒风,诗人也不以为意,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名字最终会被历史铭记。

这首诗通过精卫填海这一古老神话,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不退缩、坚持理想和信念的高尚品格。韩愈在诗中融入了个人的人生态度和精神追求,是一篇充满哲理且情感强烈的作品。

收录诗词(424)

韩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 生卒年:768~824

相关古诗词

春雪

片片驱鸿急,纷纷逐吹斜。

到江还作水,著树渐成花。

越喜飞排瘴,胡愁厚盖砂。

兼云封洞口,助月照天涯。

暝见迷巢鸟,朝逢失辙车。

呈丰尽相贺,宁止力耕家。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春雪

看雪乘清旦,无人坐独谣。

拂花轻尚起,落地煖初销。

已讶陵歌扇,还来伴舞腰。

洒篁留密节,著柳送长条。

入镜鸾窥沼,行天马度桥。

遍阶怜可掬,满树戏成摇。

江浪迎涛日,风毛纵猎朝。

弄闲时细转,争急忽惊飘。

城险疑悬布,砧寒未捣绡。

莫愁阴景促,夜色自相饶。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送李尚书赴襄阳八韵得长字

帝忧南国切,改命付忠良。

壤画星摇动,旗分兽簸扬。

五营兵转肃,千里地还方。

控带荆门远,飘浮汉水长。

赐书宽属郡,战马隔邻疆。

纵猎雷霆迅,观棋玉石忙。

风流岘首客,花艳大堤倡。

富贵由身致,谁教不自强。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送郑尚书赴南海

番禺军府盛,欲说暂停杯。

盖海旂幢出,连天观阁开。

衙时龙户集,上日马人来。

风静鶢鶋去,官廉蚌蛤回。

货通师子国,乐奏武王台。

事事皆殊异,无嫌屈大才。

形式: 排律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