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绛都春》是清代词人周之琦为冒辟疆姬人金玥美人蕉画册所作的词。词中描绘了美人蕉在春日里的美丽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生长的姿态和色彩,以及与月光、篆文等自然元素的和谐交融。
词的开篇“风光几信”,以疑问的语气引出对美好景象的探寻,随后通过“雉皋”、“当年花韵”等词语,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充满春意的画面。接下来,“自剪翠绡,点笔曾看攲蝉鬓”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美人蕉比作女子的发饰,生动地描绘了其形态之美。
“碧腴乍展痕犹嫩”一句,进一步强调了美人蕉初绽时的娇嫩与生机。“似人影、单衫红衬”则将美人蕉与人的形象相联系,通过“染香亭上,凭谁递与,画栏芳讯”表达了对美人蕉香气的赞美和对其与外界交流的想象。
“吟稳。蕉窗秀句,问名字、尚见金明玉润”几句,通过“吟稳”二字,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同时借“蕉窗秀句”暗示了美人蕉画册中的文字之美,以及对金玥这个名字的赞赏,体现了对画册主人身份的尊敬。
“素月半规,小篆盈盈芳心印”描绘了月光下的美人蕉,与篆文的结合,赋予了画面更深的文化内涵。“螺青写叶春来恨”一句,通过“螺青”这一比喻,形象地表现了叶子的颜色和质感,同时也暗示了春日里可能蕴含的遗憾或思念之情。
最后,“认水绘、凄凉眉晕。任教重觅泰淮,旧时艳粉”表达了对美人蕉及其背后故事的怀念与追寻,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美人蕉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融入了人文情感和历史记忆,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