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汉月

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

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

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形式: 词牌: 忆汉月

翻译

明亮的月亮,明亮的月亮,明亮的月亮。
无奈它忽圆忽缺,就像年轻时新房中的新人,短暂的欢聚后又要分离。
在小楼上倚着栏杆的地方,正是去年的这个时候。
千里之外的清冷月光依然如故,只是长夜漫漫,让人感到无比孤寂。

注释

明月:明亮的月亮。
乍圆还缺:月亮忽明忽暗,比喻人生的起落变化。
年少洞房人:年轻的夫妻,新婚燕尔。
暂欢会:短暂的欢乐相聚。
依前离别:如同先前一样,又要面临分别。
小楼:小楼阁。
时节:时间点,季节。
清光:清澈的月光。
夜永:长夜漫漫。
厌厌:形容心情沉重或疲倦。
人绝:人感到孤独,无人陪伴。

鉴赏

这首词以“明月”起兴,描绘了月圆月缺的自然景象,暗喻人生的聚散无常。"争奈乍圆还缺"表达出对月亮变化的无奈,也寓言了短暂的欢聚与随后的离别。"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运用比喻,将月圆比作新婚夫妇的短暂快乐,随后又面临分离,形象生动。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通过回忆,将今夕与去年的同一时刻相联系,强化了时光流转和物是人非的感受。"千里清光又依旧"再次强调了月光的永恒不变,而"奈夜永、厌厌人绝"则表达了诗人对长夜难眠、孤独寂寞的深深感叹。

总的来说,柳永的《望汉月》借助月之盈亏,抒发了人生离合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和孤独心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婉约词风的特点。

收录诗词(218)

柳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原名三变,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雨霖铃》《八声甘州》

  • 字:景庄
  • 籍贯:崇安(今福建武夷山)
  • 生卒年:约987年—约1053年

相关古诗词

䰞海歌

䰞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

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䰞就汝输征。

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岛屿。

风乾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

卤浓咸淡未得闲,采樵深入无穷山。

豹踪虎迹不敢避,朝阳出去夕阳还。

船载肩擎未遑歇,投入巨灶炎炎热。

晨烧暮烁堆积高,才得波涛变成雪。

自从潴卤至飞霜,无非假贷充糇粮。

秤入官中得微直,一缗往往十缗偿。

周而复始无休息,官租未了私租逼。

驱妻逐子课工程,虽作人形俱菜色。

䰞海之民何苦辛,安得母富子不贫。

本朝一物不失所,愿广皇仁到海滨。

甲兵净洗征输辍,君有馀财罢盐铁。

太平相业尔惟盐,化作夏商周时节。

形式: 古风

集贤宾

小楼深巷狂游遍,罗绮成丛。就中堪人属意,最是虫虫。有画难描雅态,无花可比芳容。几回饮散良宵永,鸳衾暖、凤枕香浓。算得人间天上,惟有两心同。

近来云雨忽西东。诮恼损情悰。纵然偷期暗会,长是匆匆。争似和鸣偕老,免教敛翠啼红。眼前时、暂疏欢宴,盟言在、更莫忡忡。待作真个宅院,方信有初终。

形式: 词牌: 接贤宾

雨中花慢

坠髻慵梳,愁蛾懒画,心绪是事阑珊。觉新来憔悴,金缕衣宽。认得这疏狂意下,向人诮譬如闲。把芳容整顿,恁地轻孤,争忍心安。

依前过了旧约,甚当初赚我,偷翦云鬟。几时得归来,香阁深关。待伊要、尤云殢雨,缠绣衾、不与同欢。侭更深、款款问伊,今后敢更无端。

形式: 词牌: 雨中花慢

一寸金

井络天开,剑岭云横控西夏。

地胜异、锦里风流,蚕市繁华,簇簇歌台舞榭。

雅俗多游赏,轻裘俊、靓妆艳冶。

当春昼,摸石江边,浣花溪畔景如画。

梦应三刀,桥名万里,中和政多暇。

仗汉节、揽辔澄清,高掩武侯勋业,文翁风化。

台鼎须贤久,方镇静、又思命驾。

空遗爱,两蜀三川,异日成嘉话。

形式: 词牌: 一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