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兄淀山大参以自在居士墨竹俾予题诗

奉常余之外高祖,儒雅风流绝近古。

少年侍直承明庐,重瞳屡回加慰拊。

玉堂无事只写竹,影落谦缃生风雨。

翠叶苍筠满人间,凌海越嶂争购取。

吾家宝藏三大轴,其一今在尚书府。

二幅翻飞入岛夷,神物化去不可睹。

吾兄安得此尺素,千缗不吝雠海贾。

盛夏张之紫薇省,凉气歘忽周堂庑。

划然北壁开户牖,雨势欲滴风披舞。

此时静坐亦何有,满眼不复见尘土。

湘妃帝子对之泣,藐姑神人谁与伍?

吾兄好画识画意,余方潦倒困蓬户。

墨竹昔称李夫人,湖州孟端皆堪谱。

高人自有千载名,世上儿子何足数?

作诗题竹非为竹,俯仰自觉吾心苦。

东坡先生岂浪语,知我之兄惟老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作,名为《表兄淀山大参以自在居士墨竹俾予题诗》。归有光是明代著名的散文大家,他的文章以朴实、真挚著称,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

在这首诗中,归有光首先赞美了表兄淀山大参所赠的墨竹画,称其为“宝藏”,并表达了对这幅画的喜爱之情。接着,他通过描绘墨竹画中的景象,如“满人间”、“凌海越嶂”等,展现了画作的生动与壮观。同时,他也借墨竹画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对艺术的深刻理解。

诗中还提到了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名言“知我者,唯有老矣”,表达了对表兄淀山大参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艺术知音的渴望。整首诗不仅赞美了墨竹画的艺术价值,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艺术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归有光以其独特的文风和深邃的思想,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融合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感悟,展现出了一位文人对生活、艺术和友情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120)

归有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 字:熙甫
  • 籍贯:江苏昆山
  • 生卒年:1506~1571

相关古诗词

甫里天随寺

偶过白莲院,为寻绿鸭池。

僧开虫罥户,人到鸟惊枝。

斜日半庭雨,清风数卷诗。

空门住遗像,千载尔为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恨诗二首(其一)

清辉比秋月,游魂散朝霞。

首丘言犹在,易箦意何嗟!

平生丈夫志,寄死宫人斜。

曾参为原母,杜氏岂无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恨诗二首(其二)

误落青乌计,真成黄鸟哀。

隋珠弹燕雀,宝剑失风雷。

文武今宵尽,乾坤此日颓。

吾方从汝去,安事制麻衰。

形式: 五言律诗

寓漕湖钱氏钱本吴越王裔聚族于此地名钱港

钱港湖乡杳,名家古木裁。

微茫诸水汇,飘泊一船来。

问遗交情厚,流连笑口开。

因看吴越谱,世事使人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