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其四)

炎天何处可登临。须于物外寻。松风涧水杂清音。

空山如弄琴。宜散发,称披襟。都无烦暑侵。

莫将城市比山林。山林兴味深。

形式: 词牌: 阮郎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炎热夏日寻找清凉之地的意境。诗人首先提出了问题,炎热的天气中要到哪里才能找到一处可以登临远眺的地方。答案是“须于物外寻”,意味着这种地方并不在凡尘俗世,而是在更为超脱和宁静的自然之中。

接着,诗人描写了这样的一个场所:“松风涧水杂清音。”这里,“松风”指的是松树间吹过来的清风,而“涧水”则是山涧中的潺潺溪流。它们交织出一种清新的声音,是大自然最纯净的乐章。

“空山如弄琴”则是一幅动人的画面。在这座空旷的山中,仿佛有人在弹奏着琴,这里的“弄琴”并非真实的人为行为,而是山风吹过树林和岩石,发出类似琴声的自然乐音。

诗人建议宜散发、称披襟,享受这份清凉,不必担心炎热的侵扰。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远离都市的喧嚣,到大自然中寻找真正的宁静与舒适。

最后一句“莫将城市比山林。山林兴味深。”则是诗人对比城市与山林之间差异的总结。在这里,他强调不要将繁忙拥挤的城市生活与寂寞清新的山林相提并论,因为山林中的快乐和情感是深刻而难以言传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超然。

收录诗词(113)

张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一一六二年前后在世]字才甫,自号莲社居士。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好填词,每应制进一词,宫中即付之丝竹。尝于乾道三年,(公元一一六七年)高宗莅聚景园,抡进柳梢青词;淳熙六年(公元一一七九)三月,高宗再莅聚景园,抡进壶中天慢词;九月,孝宗幸绛华宫,抡进临江仙词:均赐赉极渥。抡所著有《莲社词》一卷,存词100余首。《文献通考》及绍兴内府古器评二卷,《四库总目》并传于世

  • 籍贯:开封(今属河南)

相关古诗词

阮郎归(其八)

谁言无处避炎光。山中有草堂。安然一枕即仙乡。

竹风穿户凉。名不恋,利都忘。心闲日自长。

不须辛苦觅琼浆。华池神水香。

形式: 词牌: 阮郎归

阮郎归.咏夏十首(其一)

亭亭槐柳午阴圆。薰风拂舜弦。一轮红日贴中天。

乾坤如火然。观上象,想丹田。阳精色正鲜。

□从炼得体纯全。朱颜无岁年。

形式: 词牌: 阮郎归

阮郎归(其六)

金乌玉兔最无情。驱驰不暂停。春光才去又朱明。

年华只暗惊。须省悟,莫劳神。朱颜不再新。

灭除妄想养天真。管无寒暑侵。

形式: 词牌: 阮郎归

阮郎归(其三)

深亭邃馆锁清风。榴花芳艳浓。阳光染就欲烧空。

谁能窥化工。观物外,喻身中。灵砂别有功。

若将一粒比花容。金丹色又红。

形式: 词牌: 阮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