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子(其二)郑毅夫移青社

持节来时初有雁。十万人家春已满。

龙标名第凤池身,堂阜远。江桥晚。

一见湖山看未遍。障扇欲收歌泪溅。

亭下花空罗绮散。樯竿渐向望中疏,旗影转。

鼙声断。惆怅不如船尾燕。

形式: 词牌: 天仙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江南景色,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鲜活的笔触,将自然美景与个人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的惆怅心境。

“持节来时初有雁”开篇即点明季节,为读者描绘出一幅春日新燕初至的画面,带着几分生机与希望。紧接着,“十万人家春已满”则将镜头拉远,展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江南春景。

“龙标名第凤池身,堂阜远。江桥晚。”这里的“龙标”可能指的是官船或官舱,诗中用“名第”来形容其尊贵,凤池则是对江水的美称,“堂阜远”则表达了一个宽广的空间感觉,而“江桥晚”则描绘出暮色渐浓时分的宁静与安详。

“一见湖山看未遍。”诗人初次见到这湖光山色,便被深深吸引,心中充满了对美景的向往和渴望,但又感受到了未能尽览的遗憾。

“障扇欲收歌泪溅。”这里,“障扇”是窗棂或门扉的意思,这一句传达出诗人在即将关闭这些接触外界视线的物件时,内心的激动与悲伤,他的歌声中带着泪水。

“亭下花空罗绮散。”这句描写了亭子之下的花瓣纷飞,如同轻纱一般四处飘落,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无常与美好。

“樯竿渐向望中疏,旗影转。鼙声断。”樯竿指的是船桨,这里形容船只缓缓地行进于江面,而那旗帜在阳光下投射出摇曳的影子,同时伴随着鼙鼓之声的断续,营造出了一个动静结合的画面。

“惆怅不如船尾燕。”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飞翔的燕子的羡慕,他的心情比不上那些在船后自由穿梭的燕子,这些燕子象征着自由与解脱,是诗人内心渴望的写照。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面对现实时的惆怅与无奈。

收录诗词(191)

张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 字:子野
  • 籍贯: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
  • 生卒年:990-1078

相关古诗词

天仙子(其一)观舞

十岁手如芽子笋。固爱弄妆偷傅粉。

金蕉并为舞时空,红脸嫩。轻衣褪。

春重日浓花觉困。斜雁轧弦随步趁。

小凤累珠光绕鬓。密教持履恐仙飞,催拍紧。

惊鸿奔。风袂飘飖无定准。

形式: 词牌: 天仙子

天仙子(其一)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形式: 词牌: 天仙子

少年游(其一)井桃

碎霞浮动晓朦胧。春意与花浓。

银瓶素绠,玉泉金甃,真色浸朝红。

花枝人面难常见,青子小丛丛。

韶华长在,明年依旧,相与笑春风。

形式: 词牌: 少年游

少年游.渝州席上和韵

听歌持酒且休行。云树几程程。

眼看檐牙,手搓花蕊,未必两无情。

拓夫滩上闻新雁,离袖掩盈盈。

此恨无穷,远如江水,东去几时平。

形式: 词牌: 少年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