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蒋永仲画双松为故人寿

青松千岁姿,擢质万仞冈。

霜根初茁秀,气已凌千章。

去天尺五地,雨露先众芳。

晨光为膏沐,鬣鬣倾扶桑。

故应神物护,茂叶成深苍。

尔来向三纪,已作拿云骧。

岂惟蔽牛马,固已中栋梁。

上有参天枝,下有延年肪。

苍荫被草木,皆为芝木香。

众鸟不敢巢,或来孤凤凰。

会当回万牛,一柱来明堂。

却顾冰涧底,岁寒永相望。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青松挺立于万仞之巅的壮丽景象,展现了松树坚韧不拔、傲视群芳的品格。诗人以“青松”作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松树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以及象征意义一一展现。

首句“青松千岁姿,擢质万仞冈”,开篇即点出松树历经千年仍保持其独特的姿态,矗立在高耸的山冈之上,展现出松树的古老与坚韧。接着,“霜根初茁秀,气已凌千章”描述了松树在严寒中萌发新芽,其生命力之强,仿佛已经超越了千年的树木。诗人进一步描绘松树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去天尺五地,雨露先众芳”,说明松树生长在接近天空的地方,享受着最为充沛的雨水和露水,成为众多花卉中的佼佼者。晨光的照耀如同对松树的滋养,“晨光为膏沐,鬣鬣倾扶桑”,使得松树更加生机勃勃,向着太阳的方向生长。

“故应神物护,茂叶成深苍”则表达了松树受到神灵的庇佑,其茂密的叶子呈现出深邃的苍绿色,彰显出松树的旺盛生命力。接下来,“尔来向三纪,已作拿云骧”指出自古以来,松树已经成长为能够直指云霄的巨木,展现出其非凡的气势。诗人进一步强调松树的实用性,“岂惟蔽牛马,固已中栋梁”,不仅能够遮蔽牛马,更是可以作为栋梁之材,支撑起整个建筑。松树的枝干向上伸展,“上有参天枝”,而根部则深入地下,“下有延年肪”,显示出其深厚的根基。松树的阴凉覆盖着周围的草木,使它们也散发出芝木的香气,“苍荫被草木,皆为芝木香”。松树的高大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连鸟类都不敢在其上筑巢,唯有孤独的凤凰前来,“众鸟不敢巢,或来孤凤凰”。

最后,“会当回万牛,一柱来明堂”预示着松树终有一天会成为支撑国家大厦的栋梁,发挥其巨大的作用。“却顾冰涧底,岁寒永相望”则表达了松树即使在寒冷的环境中,也会坚守其本性,与时间一同见证历史的变迁。整首诗通过对松树的描绘,不仅赞美了其自然之美,更寓意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收录诗词(697)

程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 字:致道
  • 号:北山
  • 籍贯:衢州开化(今属浙江)
  • 生卒年:1078—1144

相关古诗词

诗送赵承之秘监鼎臣安抚邓州三首(其一)

平生竹隐翁,胸次着千古。

挥毫剧翻澜,碑版照秦楚。

十年屈僚佐,留使望天府。

今年道山颠,士论乃深许。

歌词荐清庙,盛典更藻斧。

忽持南阳节,声动汉江浦。

清班寄麟台,雄职暂符虎。

遥知佳政传,召杜安足数。

形式: 古风

诗送赵承之秘监鼎臣安抚邓州三首(其二)

往者南阳耕,相望鹿门翁。

时来拜床下,鸡黍相与同。

安知田舍中,离凤友伏龙。

我疑两州间,地美物亦丰。

故应钓游处,清泉荫高松。

人英何代无,傥有前贤风。

弓旌恐难致,羔雁或可通。

形式: 古风

诗送赵承之秘监鼎臣安抚邓州三首(其三)

潭潭内史府,侃侃东西录。

当年得一士,众视惊刮目。

何殊致洪造,初不羡博育。

林侯忽东归,怀宝媚幽独。

赵侯小腾骞,文采冠群玉。

要之进退间,了不异兰菊。

因公怀若人,皎皎叹空谷。

形式: 古风

和酬梅悦之大夫泽送行古句

读书何如事耕种,唇腐头童得饥冻。

半生塌翼堕江湖,仰视群飞困嘲弄。

闭门诵说不知悔,时以圣贤资折中。

饥来驱我向京华,为米折腰随所用。

一官此固初不恶,浪以讨论辞冗从。

梅公据鞍殊矍铄,满腹精神比钱凤。

新诗借我快笔端,省向江南赋云梦。

向来高门迩衡陋,杖履时来窥牖瓮。

今公三径为谁开,顾我五穷那易送。

会当投檄复言归,时访祇园谈不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