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二首(其一)

宝鼎香销沈水烟,碧纱春帐薄如蝉。

洞章吟罢愁成海,人在阑干月在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陈爱山的《绝句二首(其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夜闺房的静谧画面。首句“宝鼎香销沈水烟”,通过“宝鼎”和“沈水烟”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奢华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次句“碧纱春帐薄如蝉”,运用比喻手法,将轻薄的春帐比作蝉翼,形象地表现了帐幔的轻柔与透明,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春日的生机与清新。

接下来,“洞章吟罢愁成海”,通过“洞章”这一古代文献的象征,暗示了主人公曾经的深思与阅读,而“愁成海”则夸张地表达了她内心的愁绪之深,仿佛无边无际的大海。最后,“人在阑干月在天”,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人物的位置与环境,月光洒在栏杆上,映照着主人公的身影,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郁的意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深刻而细腻的洞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敏感捕捉。

收录诗词(2)

陈爱山(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绝句二首(其二)

窗畔香云暗碧纱,平分午睡不禁茶。

相思在望登楼怯,一树木棉红尽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送友人使元

驿路三千君据鞍,海门二十我还山。

中朝使者沧江客,君得功名我得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绝笔

自从谪落下人间,六十馀年一瞬看。

白玉楼前秋夜月,朝真依旧傍阑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追挽陈岑楼

平生恨不识岑楼,一读遗编一点头。

蓑笠五湖荣佩印,桑麻数亩胜封侯。

世间此语谁能道?万古斯文去已休。

欲酹骚魂何处是?烟波万顷使人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