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经书上卿曰刘子,史称三老为董公。
赵章泉自号晏叟,朱先生一字遁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七十九吟十首(其七)》。从这短短的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谦逊和对古人学问的尊崇。
"经书上卿曰刘子,史称三老为董公。赵章泉自号晏叟,朱先生一字遁翁。"
首先,“经书上卿曰刘子”表明诗人通过阅读经典,对古代贤者有所了解,特别是对名叫“刘”的圣贤有所认识。而“史称三老为董公”则指的是历史记载中尊称某位长者为“三老”,而这位长者的姓氏是董。这里的“三老”可能指的是朝廷中的高级顾问或是德高望重的人物。
接着,“赵章泉自号晏叟,朱先生一字遁翁”则表明诗人对当时有名士的大名小字都了如指掌。赵章泉自称“晏叟”,意即晚年之叟,而朱先生则有一字别号为“遁翁”。这里的“晏叟”和“遁翁”都是对人的尊称,显示出诗人对于当代学者、隐逸等人的敬仰。
整体来看,这段文字通过列举历史上及现实中的名士及其别号,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分子和德高望重者的崇拜,以及个人修养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广博的学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对人的尊称往往能体现其地位、品格或是特定的身份,这里刘克庄通过对这些尊称的列举,不仅展现了个人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更透露出他对学问和德行的追求。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适闻有诏追阳子,又说厚礼迎申公。
莫教涑水疑四皓,且伴横渠吟八翁。
向来热血泼虚庸,卮酒凭谁酹二公。
老作地仙差□了,洞宾相约听松风。
多作恶诗供世笑,晚持孤论谁予同。
才名压倒豁□老,官职火迫乖崖翁。
便有凤从千仞下,更无虎守九重门。
拔茅初喜仕途泰,起蕝乃知皇帝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