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莫舞歌

方花古础排九楹,刺豹淋血盛银罂。

华筵鼓吹无桐竹,长刀直立割鸣筝。

横楣粗锦生红纬,日炙锦嫣王未醉。

腰下三看宝玦光,项庄掉箾栏前起。

材官小臣公莫舞,座上真人赤龙子。

芒砀云端抱天回,咸阳王气清如水。

铁枢铁楗重束关,大旗五丈撞双镮。

汉王今日颁秦印,绝膑刳肠臣不论。

形式: 古风

翻译

方形花纹的古础排列成九间厅堂,豹皮刺绣浸染着鲜血盛在银瓶中。
华丽的宴席上没有桐木和竹笛的乐声,只有长刀直立切割筝弦发出响声。
横梁上粗大的锦缎织出红色纹理,阳光照射下,即使王者仍未醉倒。
腰间的佩玉多次闪烁,项庄舞剑的动作在栏杆前兴起。
即使是低级官员也不要轻举妄动,因为真正的主角是座上的赤龙子。
他像云端的芒砀神灵般威猛,咸阳的王者之气清澈如水。
沉重的铁轴和铁榫加固了城门,巨大的旗帜撞击着双环。
今天汉王颁发秦朝的印玺,那些断腿剖腹的臣子不再被提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或仪式,通过对细节的精致描写,展现了当时豪华与繁复的礼仪风貌。开篇“方花古础排九楹”和“刺豹淋血盛银罂”两句,便设置了一种宏大与神秘的氛围,似乎是在描述一座古老庙宇或宫殿的景象,其中的“九楹”指的是九间房子的排列,而“刺豹”则是对豪华装饰的一种比喻。接下来的“华筵鼓吹无桐竹”和“长刀直立割鸣筝”,则让人联想到宴会上的乐舞场面,尽管没有了常见的“桐竹”(即古代用作乐器材质的桐木与竹),但依旧能够感受到一种紧张而又庄重的节奏。

中间部分“横楣粗锦生红纬”和“日炙锦嫣王未醉”,描绘了一种豪奢且热烈的宴席气氛,似乎贵族或帝王正在享受着盛宴。紧接着,“腰下三看宝玦光,项庄掉箾栏前起”则转向了对个人装饰与动作的细致描绘,让人感受到一种优雅而又不失威严的形象。

后半部分“材官小臣公莫舞,座上真人赤龙子”,似乎是在描述宴会上的宾主关系,其中“材官”和“小臣”可能指的是身份较低的官员,而“真人赤龙子”则可能是一位尊贵且具有神秘色彩的人物。随后,“芒砀云端抱天回,咸阳王气清如水”,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最后,“铁枢铁楗重束关,大旗五丈撞双镮”和“汉王今日颁秦印,绝膑刳肠臣不论”,似乎是在讲述一种权力的象征——“铁枢铁楗”可能是城门的锁钥,“大旗”则是权力与军事力量的象征。至于“汉王今日颁秦印”,则明显指向了皇权的传承和授予,而最后一句则是对臣子的忠诚与牺牲的一种肯定。

整首诗通过精心构筑的场景与细节,展现了一幅震撼人心的画卷,不仅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礼仪、权力结构,还透露出了某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245)

李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 字:长吉
  • 籍贯: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 生卒年:约公元791年-约817年

相关古诗词

天上谣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佩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形式: 古风

开愁歌

秋风吹地百草乾,华容碧影生晚寒。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衣如飞鹑马如狗,临岐击剑生铜吼。

旗亭下马解秋衣,请贳宜阳一壶酒。

壶中唤天云不开,白昼万里闲凄迷。

主人劝我养心骨,莫受俗物相填?。

形式: 古风

日出行

白日下昆崙,发光如舒丝。

徒照葵藿心,不照游子悲。

折折黄河曲,日从中央转。

旸谷耳曾闻,若木眼不见。奈尔铄石,胡为销人。

羿弯弓属矢那不中,足令久不得奔。

讵教晨光夕昏。

形式: 古风

月漉漉篇

月漉漉,波烟玉。莎青桂花繁,芙蓉别江木。

粉态裌罗寒,雁羽铺烟湿。

谁能看石帆,乘船镜中入。

秋白鲜红死,水香莲子齐。

挽菱隔歌袖,绿刺罥银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