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别江茂德赴麻城丞二首

此行何处有淹留,新得中郎万斛舟。

会见马群空冀野,还同鹤驾到扬州。

鲈鱼出网红翻锦,江水浮山绿泼油。

回首风樯惜轻别,一声鸿雁起沧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何处停留最长久?新近得到一艘能载万斛的中郎舟。
期待在广阔的原野上遇见马群,归程将与仙鹤一同飞往扬州。
鲈鱼跃出水面,如同红锦翻飞,江水映照着青山,仿佛绿色的油彩泼洒。
回望离去,心中惋惜轻易的分别,只听见鸿雁从沧洲振翅而起。

注释

淹留:长久停留。
冀野:广阔的平原。
鹤驾:仙鹤所乘,象征高洁或仙境。
江水浮山:江水倒映着山色。
风樯:风中的船帆。
沧洲:古代指水边或江湖边,也常用来指隐士的居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告别友人乘舟远行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和深厚的情谊。

“此行何处有淹留,新得中郎万斛舟。” 开篇便设定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诗人似乎在寻找停靠之地,而那“新得”的大船则象征着友人的某种新的开始或是旅途中的雄厚资本。

“会见马群空冀野,仍同鹤驾到扬州。” 这里,“马群”与“鹤驾”相映照,既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观察,也透露出友情深厚,愿共同前行之意。扬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提及增添了一种时代的厚重感。

“鲈鱼出网红翻锦,江水浮山绿泼油。” 这两句通过对鲈鱼跃网和江山倒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眼中壮丽多彩的自然景象,同时也隐含着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回首风樯惜轻别,一声鸿雁起沧洲。” 诗尾处,“回首”表达了对即将离去的友人不舍之情,而那一声鸿雁的叫响,则象征着友人的远行和诗人内心的孤寂。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深情与美景的别离诗,通过精致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古代文人对朋友、自然与人生旅途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再和兼寄奉符大有叔

血气侵凌不复豪,往来攲倒似乘涛。

宁知懒过嵇中散,亦有诗如谢法曹。

旧稿只堪供酱瓿,故人相赠有绨袍。

兖州宾主同风味,恶句烦公更一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寄题峡州楚塞楼

江向西陵势渐平,万山环合翠峥嵘。

须知楚国尝为塞,不为涪翁浪得名。

人若此贤真俊杰,楼还旧观焕神明。

临风每听滩声咽,似怨张仪作暮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梅隐亭

无虑无营得自如,乱红狼籍绿阴初。

莫贪视盗诛锄术,轻换齐民种莳书。

风物最怜清且好,宾朋那患数斯疏。

高谈亹亹还终晷,坐觉庭花影上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清明即事

柳径桃溪碧草芳,故园遥寄水云乡。

老来转使宦情薄,春思颇增诗兴长。

教子文书容自勉,逢人尊酒为谁忙。

海棠却似怜衰朽,依倚东风试晚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