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八首(其四)

莫嗤坐井学观天,坐井观天天自圆。

不入轮回仍有劫,毫无棱角便登仙。

顺风鹰隼非关力,失水鲲鱼也乞怜。

读罢南华寻妙理,逍遥第一是名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此诗《杂感八首(其四)》由清代诗人缪赞熙所作,通过寓言式的叙述,探讨了人生哲理与处世智慧。

首句“莫嗤坐井学观天”,以“坐井观天”的典故开篇,暗喻那些局限于一隅之见的人,提醒人们不应嘲笑那些视野受限的思考方式,而是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接纳世界。

“坐井观天天自圆”进一步阐述,即使在有限的视角中,也能发现世界的完整与和谐,强调了个体认知的局限性并不妨碍对整体真理的感知。

“不入轮回仍有劫,毫无棱角便登仙”则表达了命运与性格的关系。前半句指出即使在不断循环的生命过程中,仍会遭遇挑战和困难;后半句则提出,拥有圆融无碍的性格,能够使人在世间获得某种超脱或成就。

“顺风鹰隼非关力,失水鲲鱼也乞怜”运用对比手法,鹰隼在顺风中飞翔并非因为力量,而是顺应自然;而鲲鱼离开水后却求人怜悯,形象地说明了顺应与适应的重要性,以及脱离环境后的脆弱性。

最后,“读罢南华寻妙理,逍遥第一是名篇”引用《南华经》中的智慧,鼓励读者在阅读中寻找人生的真谛,认为真正的自由与逍遥,不仅在于外在的行为,更在于内心的领悟与境界的提升。

整首诗以深邃的哲思和生动的比喻,探讨了个人成长、命运与自由的主题,既富有启示性,又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8)

缪赞熙(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感八首(其五)

宦游到处便为家,廿载萍飘失路嗟。

紫绶金章成幻梦,黄齑淡饭托生涯。

坐中未割穷儒席,门外难逢长者车。

老圃从来能养拙,买园学种故侯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杂感八首(其六)

绵绵远道短长亭,死别生离几度经。

枯树何堪悲庾信,青山有幸葬刘伶。

花如常好诚妖物,人到多情见性灵。

柳折渭城高唱处,阳关奚忍把杯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杂感八首(其七)

家剩遗书读未能,敢伤落拓少人矜。

探怀自抱归真璞,旧事堪惭有味灯。

纵喜奇文宗八代,漫言慧业敌三乘。

心香一瓣酬诗史,静几推敲学定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杂感八首(其八)

当窗草长莫轻芟,新雨过亭绿映衫。

住我只须临水槛,看人常使饱风帆。

药能延寿宜多蓄,书不干私莫固缄。

堪笑丈夫无大志,愿成脉望判仙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