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莫氏椿桂堂

君不见衣冠盛事今犹昔,前说燕山后崇德。

联翩五组带天香,世上籯金贱如砾。

他年诗礼到云来,日日高堂称寿杯。

桂长孙枝椿不老,却比窦家应更好。

形式: 古风

翻译

您难道没看见,穿戴华美的风俗至今依旧,从前燕山边的繁华,现在崇德也兴盛。
连续不断的五色丝带带着天子的香气,世上的金银财宝却贱得像石头一样。
将来诗书传家的日子会到来,每天高堂之上都举杯祝寿。
子孙如同桂花般长寿,椿树永不老去,这比起窦家应该更美好。

注释

衣冠:古代士人的服饰,代指显赫的家族或社会地位。
燕山:古代地名,这里可能象征着过去的繁华地区。
崇德:崇尚美德,可能指地方或家族重视道德修养。
籯金:古代装钱的竹笼,比喻财富。
砾:小石子,形容财富被贬低得很低。
诗礼:古代教育的重要内容,诗书礼乐,指学问和教养。
高堂:尊贵的厅堂,常指长辈居住的地方。
桂长孙枝:比喻子孙繁盛,长寿如桂树。
椿不老:椿树是长寿的象征,这里形容家族世代安康。
窦家:可能是诗人用来比较的另一个家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所作的《寄题莫氏椿桂堂》。诗中,诗人以历史为鉴,感叹衣冠世家的荣耀传统自古至今未曾改变,通过提及燕山和崇德两个地名,暗示了家族的显赫背景。"联翩五组带天香"描绘了家族成员佩戴华丽的服饰,象征着尊贵与富贵,而"世上籯金贱如砾"则对比出这些财富在普通人心中的轻视,强调了家族地位的崇高。

接着,诗人期待未来诗书传家,每日高堂之上举杯祝寿的场景,显示出对家族繁荣昌盛的祝愿。"桂长孙枝椿不老"运用了象征长寿的桂树和椿树,寓意家族世代繁衍,永续辉煌。最后,诗人认为莫氏家族的椿桂堂将超越窦家,展现出对莫氏家族未来的乐观期待。

整首诗以家族历史和未来前景为线索,表达了对莫氏家族的赞美和祝福,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家族荣誉的珍视。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寄题鹿伯可见一堂(其二)

生来于君一岁长,决去愧我三年迟。

今世谁不落第二,著鞭尚续堂中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寄题潭帅王枢使佚老堂

孺子沧浪濯缨处,千载新堂来卜邻。

潦收无波彻底静,东湖之水堂中人。

濛阳花谱胜洛下,竹西药阑来海濒。

新篁绿沉桂丹渥,岳立奇石苍苔皴。

赏心满眼伴闭户,天风夜下扶车轮。

胸中种蠡妙经济,鬓须白雪朱颜春。

苍生未佚身未老,斯堂未可忘斯民。

四年西略可万世,孤撑独立扛千钧。

匹马幡幡恃天日,危言岌岌愁鬼神。

浮生蚤休信不恶,持此欲去非吾闻。

客游潇湘逢骑吹,知公已为苍生起。

公今少劳佚者多,湛辈乃可寒江蓑。

形式: 古风

寄题赣江亭

二水之会新作亭,主人文章子墨卿。

我记斯亭且不朽,千载当与文俱鸣。

题榜谁欤汉使者,风流好事饰儒雅。

平生两君吾故人,安得系马亭阶下。

鼓旗西征上奔泷,所思不见心难降。

瞿塘纵有文鳞双,爱莫致之章贡江。

形式: 古风

寄赠泉石使李元直入觐

汉图昔中天,百六启真主。

当时邓高密,徒步赴光武。

诸公上云台,一叶渺湘浦。

声名三十年,玉气贯晴宇。

向来宣室问,天语道旧故。

不图太平日,复见起兵簿。

双旌奠侯服,三节临江浒。

垂欲大用公,少驻议圜府。

人言山泽官,底用庙廊具。

果闻一乘传,已踵追锋去。

翔凤览辉来,风采照鸳鹭。

平生经济心,十不一二吐。

兹行公勿逊,安国如鼎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