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妙庭观董双成故宅,发地得丹鼎,覆以铜盘,承以琉璃盆,盆既破碎,丹亦为人争夺持去,今独盘鼎在耳,二首(其二)

琉璃击碎走金丹,无复神光发旧坛。

时有世人来舐鼎,欲随鸡犬事刘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翻译

琉璃器皿破碎散落,金丹不再散发昔日神光。
偶尔有人前来舔舐宝鼎,想效仿鸡犬追随刘安求仙。

注释

琉璃:一种透明的瓷器,色泽如玉。
击碎:打碎,破裂。
金丹:道教术语,指修炼得来的内丹。
旧坛:古老的炼丹坛。
舐:舔舐,形容贪婪地取食。
鼎:古代烹煮和祭祀用的大锅,这里象征着神秘的炼丹器具。
刘安:汉代淮南王,传说他曾尝试炼丹以求长生不老。

鉴赏

这两句诗是苏轼在描述一个荒废的道观景象。"琉璃击碎走金丹",这里的“琉璃”指的是用琉璃制成的盆,原是用于盛放神圣的金丹,而今却被击碎了,金丹也随之散失。这两样东西在道教中都象征着长生不老和精神境界的高峰,但现在却都不复存在,反映出曾经辉煌的道观已经衰败。"无复神光发旧坛",旧坛即是过去用于祭祀或修炼之处,"神光"指的是超自然的光芒,这里说“无复”,意味着现在那里不再有任何灵异的气息,也不再有人类崇拜和向往的对象。整体上,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辉煌不再的凄凉景象。

接下来的两句"时有世人来舐鼎,欲随鸡犬事刘安"则表达了作者对当下世人的嘲讽。"时有世人来舐鼎",这里的“舐”是舔的意思,即用舌头舔,世人为了得到那些曾经神圣的遗物,连道观中的鼎(古代礼器)也不放过,用口去舔。这行为在诗人看来是非常不敬和贪婪的表现。"欲随鸡犬事刘安"则更深层次地表达了对世人的讽刺。刘安是西汉末年的一位道士,以炼丹求长生著称,而这里“事”字有模仿、追随之意,诗人指出这些世人连鸡犬(即普通的家畜)都不如,他们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私利,跟着刘安去炼丹求长生,但他们的行为却远非对道术的真正追求和理解。整体上,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悲哀。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新城道中二首(其一)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

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

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新城道中二首(其二)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

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

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山村五绝(其一)

竹篱茅屋趁溪斜,春入山村处处花。

无象太平还有象,孤烟起处是人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山村五绝(其二)

烟雨濛濛鸡犬声,有生何处不安生。

但令黄犊无人佩,布谷何劳也劝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