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洪启进一同游览崆峒岩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的交融。
首联“补天馀石落芳洲,别墅空同与世浮”,开篇即以神话传说中的补天之石与世隔绝的别墅起兴,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青璧玲珑誇绝胜,红尘绵眇更清幽”两句,将视角转向眼前的景致,青色的岩石玲珑剔透,与喧嚣的尘世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此处的宁静与美好。
“金茎承露传千古,玉乳流丹历万秋”运用象征手法,将露珠比作金茎,泉水比作玉乳,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寄寓了时间的永恒与历史的传承。“百里桑麻郊外见,满城云锦镜中收”则进一步扩展视野,将广阔的田园风光与城市的繁华景象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尾联“登山石子曾遗食,涉水田单为解裘”通过具体的行动细节,展现了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游览中与友人的深厚情谊。“最喜使君追往辙,闾阎相爱此遨游”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游历的喜爱与珍惜,以及对友人陪伴的感激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文情感的深切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