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书怀(其一)

虚度光阴四十年,沧桑回首思绵绵。

功名已付云烟幻,诗酒偏留鸥鹭缘。

骨傲料难谐浊世,才疏终拟赋归田。

何时得遂林泉隐,抛去风尘马上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友泉的《四十书怀(其一)》,通过“虚度光阴四十年”开篇,诗人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反思。接下来,“沧桑回首思绵绵”一句,描绘了诗人回顾人生历程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也有对过往经历的深深怀念。

“功名已付云烟幻,诗酒偏留鸥鹭缘”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诗歌与自然之美的执着追求。这里,诗人将功名视为过眼云烟,而诗酒与鸥鹭则成为他心灵的寄托,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

“骨傲料难谐浊世,才疏终拟赋归田”则表达了诗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以及对未来可能选择归隐田园生活的期待。这两句中,“骨傲”形容诗人坚持自我、不屈服于外界压力的精神,“才疏”则暗示了诗人对自身才能的谦逊认知,以及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何时得遂林泉隐,抛去风尘马上鞭”表达了诗人渴望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愿望。这里的“林泉隐”指隐居山林,远离尘世喧嚣,而“抛去风尘马上鞭”则是对过去繁忙、充满纷扰生活的告别,预示着诗人未来可能过上一种更加自由、自在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对个人经历、内心世界及理想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生命感悟和精神追求,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个人价值与社会现实之间关系的反思,以及对自然与艺术的热爱与向往。

收录诗词(2)

李友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四十书怀(其二)

空教猿鹤守柴门,走马年年滞远村。

短榻雨惊孤枕梦,疏帘月落一灯昏。

但凭肝胆循天命,未得涓埃报国恩。

醉后摩挲书剑在,愧无功业立乾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题大观阁

高阁巍峨耸碧霄,云山四面尽来朝。

如斯福地真难得,好个洞天岂易描。

文阵雄师呼笔战,词坛健将以旌招。

眼前八景争题壁,愧我雕龙学未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讨蕃

野性难驯语未谙,兴师讨伐险途探。

卫青出塞方征北,诸葛平蛮又入南。

功纪燕然碑立一,威降铁勒箭传三。

待看异类齐归化,列作编氓圣泽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过新竹呈竹社诸君子

去年两造郑公庐,为续前游一驻车。

自笑形骸无检束,狂奴故态未曾除。

老至方知应世难,毁誉任意太无端。

吾生自有嶙峋骨,未肯随波逐急湍。

安道偏悭一面缘,王郎仙去亦经年。

纵云聚散关天定,往事追思便怆然。

樽前叙旧慰离怀,得暂盘桓亦是佳。

老景夕阳须护惜,重来有约忍相乖。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