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马儒乂石门山居

寻君石门隐,山近渐无青。

鹿迹入柴户,树身穿草亭。

云低收药径,苔惹取泉瓶。

此地客难到,夜琴谁共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我寻找你在石门的隐居之处,接近山林的地方绿色渐渐稀疏。
鹿儿的足迹踏过柴门,树木穿过草亭显得独特。
低垂的云雾遮掩了采药的小路,青苔爬上水瓶似乎在邀请清泉。
这个地方很少有访客到来,夜晚的琴声又有谁能共享倾听?

注释

石门:指隐居的山门。
青:绿色,形容山色。
鹿迹:鹿的脚印。
柴户:用柴木做成的简陋门户。
药径:采药的小路。
苔:青苔。
客:来访者。
琴:古琴。

鉴赏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寻君石门隐,山近渐无青"两句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居图景,诗人在寻找朋友的石门山中隐居之地,随着山势渐渐升高,绿色也逐渐减少,显现出一种超脱尘世、远离喧嚣的心境。

"鹿迹入柴户,树身穿草亭"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鹿在柴门间自由行走,树木长势穿透草亭,展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共生的田园诗意。

"云低收药径,苔惹取泉瓶"则写出了诗人在山中采药的景象。云雾缭绕,使得小路显得更为隐秘,而地面的苔藓触动了诗人的心弦,他在这里取水装入瓶中,这些细节都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此地客难到,夜琴谁共听"表达了诗人对于山中寂寞与孤独的感慨。在这远离尘世的地方,外来的客人难以到达,而诗人的夜晚伴侣只有琴声,这种情景充满了淡淡的悲凉。

总体来看,此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深情表达,展现了一位唐代文人对于清净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收录诗词(80)

顾非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平陆县亭

孤亭临峭岸,别有远泉来。

山与中条合,河逢一曲回。

夜声多雁过,晚色乱云开。

却自求僮仆,淹留莫谩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题春明门外镇国禅院

空门临大道,师坐此中禅。

过客自生敬,焚香惟默然。

书灯明象外,古木覆檐前。

不得如驯鸽,人间万虑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题觉真上人院

长安车马地,此院闭松声。

新罢九天讲,旧曾诸岳行。

能诗因作偈,好客岂关名。

约我中秋夜,同来看月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赠友人

吾友昔同道,唯予今独行。

青云期未遂,白发镊还生。

旧隐连江色,新春闻鸟声。

休明独不遇,何计可归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