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觉真上人院

长安车马地,此院闭松声。

新罢九天讲,旧曾诸岳行。

能诗因作偈,好客岂关名。

约我中秋夜,同来看月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这是长安繁华之地,院中只有松涛声响起。
刚刚结束了天宫的讲经,过去也遍游过各座名山。
他因为擅长诗歌,所以作了一首偈语,热情好客并不在乎名声。
邀请我在中秋之夜,一起观赏明亮的月色。

注释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指代繁华之地。
车马地:繁华热闹的地方,车水马龙。
此院:这个院子。
闭松声:静谧的松涛声。
新罢:刚结束。
九天:天宫,这里指代神仙居住的地方。
讲:讲经,佛教或道教的讲授活动。
旧曾:过去曾经。
诸岳:各座名山。
能诗:擅长写诗。
作偈:创作偈语,一种简洁的佛教诗体。
好客:热情好客。
岂:难道,表示反问。
关:在于。
约:邀请。
中秋夜:农历八月十五的夜晚,中秋节。
月明:明亮的月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在长安车水马龙之地,一个寺院里,松声替代了外界的喧嚣。诗人提到“新罢九天讲”,可能是在指自己或觉真上人刚从高深莫测的佛学修炼中解脱出来,而“旧曾诸岳行”则表明过往有登山访道之举,寻求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能诗因作偈”,显示了诗人的文采和即兴创作的能力,同时也反映出佛学对诗歌艺术的影响。此句之后,“好客岂关名”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友情和交流的珍视,不以名利为念。

最后两句“约我中秋夜,同来看月明”,在中国文化中,中秋节是团圆之时,观赏明月更是传统习俗之一。这里,诗人邀请知己在这宁静而又光辉的夜晚,一同欣赏那轮清晰的明月,表达了对美好时光和深厚友情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景象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80)

顾非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友人

吾友昔同道,唯予今独行。

青云期未遂,白发镊还生。

旧隐连江色,新春闻鸟声。

休明独不遇,何计可归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陈情上郑主司

登第久无缘,归情思渺然。

艺惭公道日,身贱太平年。

未识笙歌乐,虚逢岁月迁。

羁怀吟独苦,愁眼愧花妍。

求达非荣己,修辞欲继先。

秦城春十二,吴苑路三千。

茅屋山岚入,柴门海浪连。

遥心犹送雁,归梦不离船。

时节思家夜,风霜作客天。

庭闱乖旦暮,兄弟阻团圆。

朝乏新知己,村荒旧业田。

受恩期望外,效死誓生前。

愿察为裘意,彷徉和角篇。

恳情今吐尽,万一冀哀怜。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题永福寺临淮亭

淮上前朝寺,因公始建亭。

虽无山可望,多有鹤堪听。

引客闲垂钓,看僧静灌瓶。

带潮秋见月,隔竹晓闻经。

水气侵衣冷,蘋风入座馨。

路逢沙獭上,船值海人停。

砧杵鸣孤戍,乌鸢下远汀。

连波芳草阔,极目暮天青。

创置嗟心匠,幽栖得地形。

常来劝农事,赖此近郊坰。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月中桂树

芬馥天边桂,扶疏在月中。

能齐大椿长,不与小山同。

皎皎舒华色,亭亭丽碧空。

亏盈宁委露,摇落不关风。

岁晚花应发,春馀质讵丰。

无因遂攀赏,徒欲望青葱。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