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其二)

秋清山木夜苍苍,月出波平断岸长。

千古高情苏子赋,东风谁更说周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夜山水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静谧与深邃。首句“秋清山木夜苍苍”以“秋清”点明季节,以“山木”和“夜苍苍”勾勒出山林在夜晚的深沉与静谧,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

接着,“月出波平断岸长”一句,诗人巧妙地将月光、水面与岸边的景物结合,通过“月出”与“波平”的对比,以及“断岸长”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月光洒在平静水面上的柔和与美丽,也暗示了画面的深远与广阔。这一句通过动态与静态的结合,使得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后两句“千古高情苏子赋,东风谁更说周郎”,则将诗人的思绪引向历史与文化。这里引用了苏轼的诗句,表达了对古代文人情怀的敬仰,同时也借“东风”与“周郎”(三国时期的周瑜)的典故,暗含了对英雄豪情的向往与追忆。这两句不仅丰富了画面的情感层次,也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使读者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韵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联想,成功地将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融合在一起,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题画(其三)

矗矗青山带白云,石梁鸡犬数家村。

江空不遣渔郎到,落尽桃花自掩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题画(其四)

楼前高柳翠烟迷,楼外香尘逐马蹄。

风掩歌声春不散,断肠人在画桥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题画(其五)

千山罨画拥飞楼,山木苍苍水漫流。

青鸟乱啼花细落,石梁南畔是瀛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题画(其六)

苍山曲曲水斜斜,茆屋高低带浅沙。

车马城中尘似海,多应不到野人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