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杨柳董家桥,鹅黄万万条。
行人莫到此,春色易相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生动画面,以杨柳和董家桥为背景。"杨柳董家桥"简洁地勾勒出一个江南水乡的场景,杨柳依依,仿佛绿色的丝带垂挂在桥边,鹅黄色的新叶繁多而生机盎然。"鹅黄万万条"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现出柳树的茂盛和嫩叶的娇嫩。
诗人通过"行人莫到此"的劝诫,暗示了此处春色撩人,美景足以让人流连忘返,可能引发情感上的波动或耽误行程。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既传达了景色之美,也寓含了对时光易逝、珍惜眼前春光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季节感。杨维桢作为元末明初的文人,其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这首《杨柳词》正是体现了这一特点。
不详
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长条一丈长,长似紫丝缰。
长条挽易断,五马过横塘。
吴王张高宴,台下阅犀兵。
高台三百里,不见越王城。
忽见邯郸道,千秋万岁哀。
君王金不惜,应筑望乡台。
长城饮马窟,饮马马还惊。
宁知呜咽水,犹作宝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