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白雁》由明代诗人郭廙所作,通过对白雁的描绘,展现了深沉的情感与深远的意境。
首联“楚云湘水绕天涯,几度随阳客路赊”,以楚云湘水起兴,象征着白雁的迁徙之路漫长而遥远,如同旅人跋涉于无尽的客途,表达了对白雁迁徙旅程的感慨。
颔联“影落秋潭宜桂魄,身投暮渚并芦花”,描绘了白雁在秋季潭水中的倒影,与月光相映成趣,以及它们栖息在傍晚的芦苇丛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和谐的画面,寓含着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颈联“玉门霁雪将魂断,紫塞清风引字斜”,通过“玉门”、“紫塞”等边塞意象,暗示了白雁可能经历的艰难险阻和孤独,同时“霁雪”、“清风”又赋予了画面以清新之感,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张力。
尾联“应想当年持节使,穷荒南望更堪嗟”,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同时也寄托了对白雁迁徙途中可能遭遇的困难与挑战的同情,以及对自然与人类命运交织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白雁》一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白雁迁徙的壮丽景象,还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