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潼关不下山僧

与君同在苦空间,君得空门我爱闲。

禁足已教修雁塔,终身不拟下鸡山。

窗中遥指三千界,枕上斜看百二关。

香茗一瓯从此别,转蓬流水几时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与你一同身处艰难困境,你追求空门我喜好清闲。
戒律使我静心修雁塔,此生不再向往下鸡山。
从窗户远眺无尽世界,枕上斜视无数险关。
品一杯香茗作别,漂泊如蓬的生涯何时能回还。

注释

与君:与你。
同在:一同。
苦空间:艰难困境。
君得:你得到。
空门:佛教中的修行境界。
我爱闲:我喜欢清闲。
禁足:戒律约束。
修雁塔:修筑雁塔(佛教修行象征)。
终身:一生。
拟:打算。
下鸡山:下山(可能暗指世俗生活)。
窗中:从窗户。
遥指:远眺。
三千界:无尽的世界(佛教用语,指宇宙或众生世界)。
枕上:枕头上。
斜看:斜视。
百二关:众多险关。
香茗:香茶。
一瓯:一碗。
从此别:就此告别。
转蓬:飘泊不定的蓬草。
流水:流水般的生活。
几时还:何时能回来。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远的作品,名为《赠潼关不下山僧》。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与君同在苦空间”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同处于困顿之中的情感共鸣,"君得空门我爱闲"则是对朋友修炼成道、获得解脱而感到高兴,并表达自己对于清净生活的向往。

“禁足已教修雁塔”说明诗人因为某种原因被限制行动,只能在家中建造佛塔以明心见性,"终身不拟下鸡山"则是决心一生都不再离开这座象征精神寄托之地的鸡山。

“窗中遥指三千界”通过窗户远眺万里江山,体现了诗人对广阔世界的关注和思考,"枕上斜看百二关"则是在休息时仍然心系着世间的关隘。

“香茗一瓯从此别”表达了在品尝最后一碗茶之后与友人道别的情景,而"转蓬流水几时还"则是对未来重逢之日的无限留恋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以及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理想。

收录诗词(36)

李远(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承古,官至御史中丞。善为文,尤工于诗。常与杜牧、许浑、李商隐、温庭筠等交游,与许浑齐名,时号 “ 浑诗远赋”

  • 字:求古
  • 籍贯:夔州云安(今重庆市云阳县)
  • 生卒年:831

相关古诗词

送人入蜀

蜀客本多愁,君今是胜游。

碧藏云外树,红露驿边楼。

杜魄呼名语,巴江作字流。

不知烟雨夜,何处梦刀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游故王驸马池亭

花树杳玲珑,渔舟处处通。

醉销罗绮艳,香暖芰荷风。

野鸟翻萍绿,斜桥印水红。

子猷箫管绝,谁爱碧鲜浓。

形式: 五言律诗

人事三杯酒,流年一局棋。

青山不厌三杯酒,长日惟消一局棋。

形式: 押[支]韵

和绵州于中丞登越王楼作

长听巴西事,看图胜所闻。

江楼明返照,雪岭乱晴云。

景象诗情在,幽奇笔迹分。

使君徒说好,不祗怨离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