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口号

邯郸妙伎绣襦衣,屧屣无双鼓瑟希。

止作低头厮养妇,不如匍匐寿陵归。

锥囊有意来成市,玉貌无端亦被围。

秋色满空吾径醉,西山当面挂斜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邯郸城中的一幕,通过对比与讽刺的手法,展现了社会阶层间的差异以及对文化传承的不同态度。

首句“邯郸妙伎绣襦衣,屧屣无双鼓瑟希”描绘了邯郸城中技艺高超的女子穿着华丽的绣襦衣,脚踏精致的屧屣,弹奏着稀有的鼓瑟,展现出她们的非凡才华和生活品质。这里的“妙伎”、“绣襦衣”、“屧屣无双”、“鼓瑟希”都强调了人物的高雅与独特。

接着,“止作低头厮养妇,不如匍匐寿陵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两句将那些看似高雅的人物与低下阶层的人进行比较,暗示了即使在表面上光鲜亮丽,也有可能沦落为低下的地位,甚至不如选择回归朴素的生活。这里通过“低头厮养妇”和“匍匐寿陵归”这两个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社会阶层固化和文化传承断裂的担忧。

“锥囊有意来成市,玉貌无端亦被围”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现象。前一句“锥囊有意来成市”可能指的是某些人为了追求物质利益而刻意参与市场活动,后一句“玉貌无端亦被围”则可能是对那些外表光鲜但内心空虚、缺乏真正内涵的人的讽刺。这两句反映了社会中对于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之间的不平衡。

最后,“秋色满空吾径醉,西山当面挂斜晖”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与前面的讽刺和对比形成反差。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简单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可能暗含着对社会现实的一种逃避或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巧妙的对比手法,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不同阶层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冲突,以及对文化传承与个人命运的思考。

收录诗词(741)

姚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 字:姬传
  • 籍贯:安徽桐城
  • 生卒年:nài)(1731~1815

相关古诗词

彰德怀古

鞞铎居然拥伯才,地蟠河朔气佳哉。

丹崖秋幸黄华馆,玉貌春歌金凤台。

漳水东流何日尽,高城西对夕阳开。

独怜石柱平城去,犹似铜人洛下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疑冢

祖虞胄稷两难求,枯骨谁知属夏侯。

邢史何尝识天道,邾娄家尽大长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洪县

晓色高原上,连山夹路隅。

单车度淇水,秋雨绿王刍。

闻道青岩迹,长怀隐者徒。

林峦深翳蔚,中有片云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黄陂道中

故乡东望隔齐安,马首才旋去不难。

略似霸陵临渭上,瑟声清怨走邯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