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口号》。在诗中,弘历探讨了治理国家时应如何灵活运用宽严相济的原则。他强调了“宽严因物付刚柔”,意味着治理策略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对象,灵活调整为刚性或柔性。接着,“敷政优优百禄遒”表达了以仁慈和宽厚的方式施政,能够使国家繁荣昌盛。
弘历进一步阐述了在治理中应有意识地结合宽与严两种手段,并期望达到“并用”的效果,即在适当的时候使用宽大,而在必要时则采取严厉措施。这种平衡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执中”,即追求中庸之道,在处理问题时保持公正和平衡,避免极端化。
整首诗展现了弘历作为君主对治国理政深思熟虑的态度,以及对儒家伦理道德的深刻理解与实践。通过这四句诗,我们可以窥见其对国家治理的独到见解和理想化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