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酒诚斋将以五字

不应杨秘监,无暇问南湖。

桂树又花发,莲池和叶枯。

雨声秋最好,尊酒客非无。

寄去撩诗眼,深惭句法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不应该打扰杨秘监,没有时间去询问南湖的情况。
桂花再次盛开,而莲池的叶子已经凋零枯萎。
秋天的雨声最为宜人,宴席上客人并不缺少。
我寄去这首诗,希望能触动他的诗心,但深感自己的诗句粗糙不精。

注释

不应:不应该。
杨秘监:指代某位名叫杨的官员或文人。
无暇:没有空闲时间。
南湖:可能指一个具体的湖泊,也可能象征着南方或者远方的美景。
桂树:一种香气浓郁的树,常用于象征高雅或美好的事物。
花发:花开。
莲池:种有莲花的池塘,常有清净、高洁的寓意。
和叶枯:莲叶枯黄,暗示季节变化或衰败。
雨声秋最好:秋天的雨声被认为是宁静而富有诗意的。
尊酒:美酒,古代敬酒的器皿。
客非无:宴会上有客人。
撩诗眼:触动诗人的灵感或触动人心弦。
句法粗:对自己的诗句表达技巧不够熟练或自谦的说法。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镈的作品,表达了对朋友离别时的惆怅和深沉的情感。诗中“不应杨秘监,无暇问南湖”两句表明诗人因公务繁忙未能赴约探望好友,这里的“应”字用得恰到好处,既表现了对朋友的歉意,也映射出工作上的无奈。

接着,“桂树又花发,莲池和叶枯”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写出诗人内心的寂寞与落寞之情。桂花再次开放,而莲叶却已枯萎,这不仅是景色交替,更象征着时光易逝和友情难得。

“雨声秋最好,尊酒客非无”两句则转换了语境,从自然美景到对朋友的思念。秋天的细雨为诗人提供了一种氛围,使他感慨万千,而手中持有的酒,也是为了款待远行的友人,这里的“尊酒”既表现了对友人的敬意,又暗示着诗人独自一人时的孤寂。

最后,“寄去撩诗眼,深惭句法粗”两句则显露了诗人对于自己的文学创作不够满意的心情。这里的“撩诗眼”指的是诗人的目光或心思,而“深惭句法粗”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诗艺的自谦之意,感到自己的作品还不足以传达内心的丰富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示了诗人的才华与深邃的情怀。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送樱桃与范尚书二首(其二)

满架酴醾雪未乾,滴阶红颗照春残。

知公有意参金鼎,驰送朝霞九转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送樱桃与范尚书二首(其一)

谁将绛蜡千枝泪,镕作骊龙百斛珠。

酪碗冰盘非我称,敢烦西子荐陶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香玉花

髣髴是荼蘼,金沙著白衣。

香于佛见笑,大似野蔷薇。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鸥渚亭次韵茂洪西湖三诗(其一)

出城犹记四年前,朝看西湖到暮烟。

自有南湖相暖热,可曾频过六桥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