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相留不住。又趁东风去。楼外夕阳芳草路。
今夜短亭何处。杏花斜压阑干。朱帘不卷春寒。
惆怅黄昏前后,离愁酒病厌厌。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惆怅和不舍。"相留不住"四字简洁明快地点出了离别的无奈。而"又趁东风去"则透露出一种迫不得已的无助感,东风往往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但在这里却成了别离的催促者。
"楼外夕阳芳草路"一句生动地描绘出一个温馨而又让人心生愁绪的景象。夕阳下的芳草路,通常令人感到惬意和宁静,但在此处却与离别的情境交织,显得尤为凄凉。
"今夜短亭何处"一句则流露出诗人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迷茫。短亭往往是人们聚会之地,此刻却空寂无人,反衬出离别后的孤独与空虚。
"杏花斜压阑干"一句通过杏花的垂挂状写出了春天的景象,但这种美丽并不能减轻诗人的愁绪。"朱帘不卷春寒"则是对室内情境的描摹,朱帘未卷,春日依旧冷清,这里的"春寒"与之前的春风、春光形成鲜明对比,更突显出诗人心中的凄凉。
最后两句"惆怅黄昏前后,离愁酒病厌厌"总结了全诗的情感主线。黄昏时分,本应是日落人静、思绪万千之际,但诗人却因离别而倍感惆怅。而"离愁酒病厌厌"则更深入地表达了这种情感的复杂和沉重,离别之愁如同一种病痛,连酒都无法驱散。
不详
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谁转琵琶弹侧调。征尘万里伤怀抱。
客散黄昏庭院悄。灯相照。春寒燕子归来早。
可惜韶光虚过了。多情人已非年少。
只恐莺啼春又老。知音少。人间何处寻芳草。
畏暑闲寻湖上径。雨丝断送凉成阵。
风里芙蓉斜不整。沈红影。约回萍叶波心静。
催唤吴姬迎小艇。妆花烛焰明相映。
饮到夜阑人却醒。风雨定。欲归更把阑干凭。
鉴水稽山尘不染。归来贺老身强健。
有客跨鲸游汗漫。留羽扇。玉船取酒青鸾劝。
莫恨飞花容易散。仙家风味何曾减。
春色一壶丹九转。堪为伴。雕梁幸有轻盈燕。
叠翠阑红斗纤浓。云雨绮为栊。
只忧谢了,偏须著意,障雨遮风。
瑞云香雾虽难觅,蓦地有时逢。
不妨守定,从他人笑,老入花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