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州何道士相会于途次匆匆告归余亦北还作诗致远别之意

九疑山色望中青,似与湘江展翠屏。

终日掩关澄俗虑,有时开卷读仙经。

谈端往往该穷达,酒兴悠悠混醉醒。

南去北归皆惜别,更嗟衰鬓尚飘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道州何道士在途中相遇,短暂相聚后,彼此因行程所限而分别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道家文化的向往和追求。

首联“九疑山色望中青,似与湘江展翠屏”以九疑山的青翠和湘江的碧绿构成一幅壮丽的画面,仿佛山川自然与江水相互映衬,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之美。这里的“展翠屏”形象地描绘出山色如翠屏般展开的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颔联“终日掩关澄俗虑,有时开卷读仙经”则展现了诗人日常的生活状态,他选择在闭门读书中寻求心灵的宁静,通过阅读仙经来净化世俗的杂念,追求精神的升华。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颈联“谈端往往该穷达,酒兴悠悠混醉醒”描述了诗人与何道士交谈时的场景,他们的谈话涉及人生的各种境遇,既有对穷困与显达的思考,也有对饮酒的自在与清醒的体验。这反映了诗人与何道士之间思想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尾联“南去北归皆惜别,更嗟衰鬓尚飘萍”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分别的不舍之情,以及对自身年华逝去、漂泊不定的感慨。这一句既是对与何道士离别的哀伤,也是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时光流逝的叹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个人生活的展现以及与友人的交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409)

吕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王定国北归过衡阳惠示四诗其聚散忧乐之兴尽矣率赓二篇可资笑噱(其一)

腊寒尝醉蒲桃酒,春霁空摇舴艋船。

倦客偶来皆失路,故人相值似逢仙。

半生感事惊残梦,两世知音话宿缘。

闻说三槐长秀茂,子孙才业信家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王定国北归过衡阳惠示四诗其聚散忧乐之兴尽矣率赓二篇可资笑噱(其二)

壮年驰走太行车,晚岁还家幸有馀。

进取厚颜嗟鹤发,退藏深计得蜗庐。

五湖谪去谁收骨,千骑归来尚载旟。

回首太平堪颂咏,圣君勤政式商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过合江望安乐观

四十年前曾作诗,为题山观有高碑。

宦游奔走过此地,情思光阴非昔时。

北望数峰殊隐隐,南飞一舸尚迟迟。

仙家跬步未能到,深愧劳生笼与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答季镇

老向家山领一麾,安閒惟有故人知。

尘埃是幻劳湔洗,水月如流任转移。

可笑书空徒咄咄,愿同舍哺亦熙熙。

春来景物虽佳丽,多谢东风少赋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