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桧呈蒋颖叔

樛枝高下秀森森,曾寄名卿异俗心。

草舍一时成往事,松身千尺见新阴。

声清不受笙竽杂,气劲能遗霰雪侵。

汉节从来纵真赏,谢庭兰玉载芳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弯曲的树枝高低错落,显得郁郁葱葱,曾寄托了你的高尚情操和不同流俗的心灵。
简陋的小屋已成为过去,千年老松挺立,为大地带来新的阴凉。
你的声音清亮,不受笙笛等乐器的杂音干扰,气息刚劲,能抵挡风雪的侵袭。
自古以来,朝廷的恩典始终如一,你的美德如同谢庭兰玉,散发着芬芳的名声。

注释

樛枝:弯曲的树枝。
秀森森:郁郁葱葱。
名卿:有名望的官员。
异俗心:高尚不俗的心灵。
草舍:简陋小屋。
成往事:成为过去。
松身:松树躯干。
新阴:新的阴凉。
声清:声音清亮。
笙竽:笙笛等乐器。
杂:杂乱。
气劲:气息刚劲。
汉节:朝廷的恩典。
真赏:真正的赞赏。
谢庭兰玉:比喻美德出众。
芳音:美好的声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所作的《庭桧呈蒋颖叔》。诗人以樛枝挺秀、高大的桧树为载体,表达了对朋友蒋颖叔的敬意和对高尚品格的赞美。首句“樛枝高下秀森森”描绘了桧树的形态,展现出其生机勃勃的景象;“曾寄名卿异俗心”暗含了桧树的不凡气质,象征着蒋颖叔的卓越与不同流俗。

接下来,“草舍一时成往事,松身千尺见新阴”将视线从树本身转移到时间的流转,暗示了世事变迁,而桧树依然坚韧挺拔,给人以恒久的荫庇。“声清不受笙竽杂,气劲能遗霰雪侵”进一步赞美了桧树的清雅与坚韧,即使在严寒中也能保持其本色。

最后两句“汉节从来纵真赏,谢庭兰玉载芳音”以汉节和谢庭兰玉为典故,表达对蒋颖叔如汉代使者般公正识人、赏识贤才的期待,以及希望他能像谢庭兰玉一样,传递出高尚的品质和美好的声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庭桧的形象,寓言式地赞扬了蒋颖叔的品格,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457)

曾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 字:子固
  •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57

相关古诗词

盆池

环环清泚旱犹深,炳炳芙蓉近可寻。

苍壁巧藏天影入,翠奁微带藓痕侵。

能供水石三秋兴,不负江湖万里心。

照影独怜身老去,日添华发已盈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看花

春来日日探花开,紫陌看花始此回。

欲赋妍华无健笔,拟酬芳景怕深杯。

但知抖擞红尘去,莫问鬅鬙白发催。

更老风情转应少,且邀佳客试徘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秋日感事示介甫

秋日气已盛,阴虫朝暮声。

烟云断溪树,风雨入山城。

沙碛有遗虏,旌旗多远行。

生民苦未息,吾党耻论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胡太傅挽词二首(其二)

远略参基命,雄文入典章。

輤车俄就路,瑞节始还乡。

象物陈虚寝,哀歌寄奠觞。

惟应九原上,松桧日苍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