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集贤院即事

金数已三伏,火星正西流。

树含秋露晓,阁倚碧天秋。

灰琯应新律,铜壶添夜筹。

商飙从朔塞,爽气入神州。

蕙草香书殿,槐花点御沟。

山明真色见,水静浊烟收。

早岁忝华省,再来成白头。

幸依群玉府,末路尚瀛洲。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暑气已过三分之二,火星在西方渐渐落下。
清晨,树木挂着秋露,阁楼倚靠在碧蓝的天空下。
灰琯顺应着新的季节法则,铜壶里的水滴声标志着夜晚的增加。
强劲的北风吹过边塞,清爽的气息吹向中原。
蕙草的香气弥漫在书殿,槐花点缀着皇上的御沟。
山色更加鲜明,水面静止,浊烟收敛。
早年我有幸在华丽的官署任职,再次归来已是满头白发。
庆幸的是,我还能依靠众位贤才,即使晚年,心仍向往仙境瀛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秋的图景,充满了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开篇“金数已三伏,火星正西流”两句,通过对天气变化的描述,为整首诗设定了一个夏尽初秋的背景。"树含秋露晓,阁倚碧天秋"则用鲜明的笔触勾勒出早秋清晨的景象,其中“阁倚碧天秋”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也透露出诗人对高洁之境的向往。

接着,“灰琯应新律,铜壶添夜筹”两句,从日常生活中取材,反映出诗人对朝廷时令和民间习俗的关注。"商飙从朔塞,爽气入神州"一句,则通过对风的描述,展现了早秋清新的气息。

在“蕙草香书殿,槐花点御沟”两句中,“蕙草香书殿”描绘出一种安静典雅的读书环境,而“槐花点御沟”则是对皇家园林景色的一种赞美。"山明真色见,水静浊烟收"一句,则以山水为镜,更深地映照出诗人内心世界的澄清与宁静。

最后,“早岁忝华省,再来成白头”两句,从个人情感的角度出发,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变迁的深刻感悟。"幸依群玉府,末路尚瀛洲"一句,则表现出了诗人对于未来的美好憧憬,以及在困境中仍然保持希望的心态。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象丰富,通过对早秋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向往,是一首具有深刻哲理和美学价值的佳作。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早夏郡中书事

水禽渡残月,飞雨洒高城。

华堂对嘉树,帘庑含晓清。

拂镜整危冠,振衣步前楹。

将吏俨成列,簿书纷来萦。

言下辨曲直,笔端破交争。

虚怀询病苦,怀律操剽轻。

阍吏告无事,归来解簪缨。

高帘覆朱阁,忽尔闻调笙。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曲江春望

凤城烟雨歇,万象含佳气。

酒后人倒狂,花时天似醉。

三春车马客,一代繁华地。

何事独伤怀,少年曾得意。

形式: 古风

有僧言罗浮事因为诗以写之

君言罗浮上,容易见九垠。

渐高元气壮,汹涌来翼身。

夜宿最高峰,瞻望浩无邻。

海黑天宇旷,星辰来逼人。

是时当朏魄,阴物恣腾振。

日光吐鲸背,剑影开龙鳞。

倏若万马驰,旌旗耸奫沦。

又如广乐奏,金石含悲辛。

疑其有巨灵,怪物尽来宾。

阴阳迭用事,乃俾夜作晨。

咿喔天鸡鸣,扶桑色昕昕。

赤波千万里,涌出黄金轮。

下视生物息,霏如隙中尘。

醯鸡仰瓮口,亦谓云汉津。

世人信耳目,方寸度大钧。

安知视听外,怪愕不可陈。

悠悠想大方,此乃杯水滨。

知小天地大,安能识其真。

形式: 古风

有獭吟

有獭得嘉鱼,自谓天见怜。

先祭不敢食,捧鳞望青玄。

人立寒沙上,心专眼悁悁。

渔翁以为妖,举块投其咽。

呼儿贯鱼归,与獭同烹煎。

关关黄金鹗,大翅摇江烟。

下见盈寻鱼,投身擘洪连。

攫拿隐鳞去,哺雏林岳巅。

鸱乌欲伺隙,遥噪莫敢前。

长居青云路,弹射无由缘。

何地无江湖,何水无鲔鳣。

天意不宰割,菲祭徒虔虔。

空馀知礼重,载在淹中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