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题维扬摘星楼

问苍天、苍天阒无言,浩歌摘星楼。

这茫茫禹迹,南来第一,是古扬州。

当日双龙未渡,风月一家秋。

中分胡越后,横断江流。

□百年间春梦,笑槐柯蚁穴,多少王侯。

谩平山堂里,棋局几边筹。

是谁教、海乾仙去,天地付浮沤。

书生老,对琼花一笑,白发苍洲。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押[尤]韵

翻译

请问苍茫的天空,它默默无语,我在摘星楼上高歌。
这广袤的大地上,扬州位于南方,是最早开发的地方。
当年两条龙尚未渡过,清风明月共享,如同一个秋天。
胡越之地被划分后,长江水依旧横贯东西。
在这百年间,如春梦般过去,多少王侯的兴衰,只留下槐树下的蚂蚁窝。
平山堂内的棋局,经历了多少次布局和变换。
是谁让海干涸,仙人离去,天地间的万物只剩泡沫。
书生老去,面对琼花微笑,满头白发,身处荒凉之地。

注释

苍天:广阔的天空。
阒无言:沉默无声。
摘星楼:高楼,可能指观星之处。
禹迹:大禹治水的遗迹。
古扬州:古代的扬州。
双龙:可能指长江和运河。
胡越:古代中国东南部的两个地区。
棋局:比喻世事的变迁。
海乾:大海干涸。
琼花:传说中的美玉般的花朵。

鉴赏

这首词采纳了《八声甘州》的曲调,通过对比古今、对照历史的角度来表达诗人对时事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开篇“问苍天”直抒胸臆,苍天不应,转而“浩歌摘星楼”,表现了诗人豪放的情怀与对昔日繁华的追忆。

接着,“这茫茫禹迹,南来第一,是古扬州。”这里通过对古代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回望和对传统文化的自豪。诗人提及“当日双龙未渡”,暗示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及其壮举。

中间两句,“风月一家秋。中分胡越后,横断江流。”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时期的怀念,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于民族分裂、战乱频仍的哀叹。

“□百年间春梦,笑槐柯蚁穴,多少王侯。”这里诗人借用历史上的兴衰更替,表达了对过往繁华和英雄辈出的无限感慨,同时也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情怀。

“谩平山堂里,棋局几边筹。”这一句通过平淡生活中的象棋游戏,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同时也是对现实世界喧嚣与纷扰的一种逃避和反思。

最后,“是谁教、海乾仙去,天地付浮沤。”这里有着对历史英雄人物的追问,以及对他们英勇事迹的缅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与宇宙洪荒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悟。

结尾“书生老,对琼花一笑,白发苍洲。”通过自嘲与超然的情绪,展现了诗人面对历史沧桑、个人的衰老以及生命无常时所持有的豁达心态。

收录诗词(135)

王奕(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南宋,入元后曾出任玉山县儒学教谕。与谢枋得等南宋遗民交往密切,诗文中不乏以遗民自居的文句,所以《宋诗纪事》将他列入书中。清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因《玉窗如庵记》末署“岁癸巳二月朔,前奉旨特补玉山儒学教谕伯敬谨撰并书”,然则奕食元禄久矣,迹其出处,与仇远、白珽相类。”(《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六)改题元人。代表作品有《酹江月》、《摸鱼儿》和《沁园春》等

  • 字:伯敬
  • 号:斗山
  • 籍贯:玉山(今属江西)
  • 生卒年:1293

相关古诗词

木兰花慢.和赵莲澳金陵怀古

翠微亭上醉,搔短发、舞缤纷。

问六朝五姓,王姬帝胄,今有谁存。

何似乌衣故垒,尚年年、生长儿孙。

今古兴亡无据,好将往史俱焚。招魂。

何处觅东山,筝泪落清樽。

怅石城暗浪,秦淮旧月,东去西奔。

休说清谈误国,有清谈,还有斯文。

遥睇新亭一笑,漫漫天际江痕。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水调歌头.舟过桃源,适逢初度,和欧阳楚翁韵

吾玄终不白,拗出老扬雄。

近日青衿绿发,转盼忽成翁。

缩首杞天坠地,极力虞渊取日,直欲入冯宫。

迂阔有如此,谁不笑王公。十年后,数椽屋,隐琊峰。

人叹乾坤许大,醯瓮老山中。

于是泛淮航泗,于是沿邹过鲁,千古慕雩风。

造物既生我,斯道岂终穷。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过鲁港丁家洲,乃德祐渡江之地,有感

长江衣带水,历代鼎彝功。

服定衣冠礼乐,聊尔就江东。

追忆金戈铁马,保以油幢玉垒,熢燧几秋风。

更有当头著,全局倚元戎。攒万舸,开一棹,散无踪。

到了书生死节,蜂蚁愧诸公。

上有皇天白日,下有人心青史,未必竟朦胧。

停棹抚遗迹,往恨逐冥鸿。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和陆放翁多景楼

迢迢嶓冢水,直泻到东州。

不拣秦淮吴楚,明月一家楼,何代非卿非相,底事柴桑老子,偏恁不推刘。

半体鹿皮服,千古晋貔貅。过东鲁,登北固,感春秋。

抵掌嫣然一笑,莫枉少陵愁。

说甚萧锅曹石,古矣苏吟米画,黑白满盘收。

对水注杯酒,为我向东流。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