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佳节虽逢菊,浮生正似萍。
故山何处望,荒岸小长亭。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钱珝的《江行无题一百首(其二十五)》。诗中“佳节虽逢菊,浮生正似萍”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生命短暂的感慨。在这里,“佳节”指的是秋天的美好时光,“逢菊”则是遇见菊花的意象,菊花常与秋季相联系,象征着坚贞不屈。然而,即使是在这样美好的时节里,诗人也感到“浮生正似萍”,即生命犹如漂泊的萍草,缺乏根基,不稳定。
接下来的“故山何处望,荒岸小长亭”则描绘了诗人对于归属和自然之美的向往。这里的“故山”指的是诗人的故乡或心中理想的山川,而“何处望”则表现出诗人对那片土地的渴望与寻觅。在“荒岸小长亭”中,“荒岸”给人以废弃、冷清之感,而“小长亭”则是自然风光中的一个静谧角落,可能是诗人心目中的一处宁静所在。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空间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时光易逝以及个人情感与自然之美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悟。
不详
( xǔ许),吏部尚书徽之子,钱徽之孙,善文词
行到楚江岸,苍茫人正迷。
秖知秦塞远,格磔鹧鸪啼。
月下江流静,村荒人语稀。
鹭鸶虽有伴,仍共影双飞。
斗转月未落,舟行夜已深。
有村知不远,风便数声砧。
棹惊沙鸟迅,飞溅夕阳波。
不顾鱼多处,应防一目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