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慈溪清道观

将寻仙迹野江滨,解䌫江潮捷有神。

修竹墙头云甃石,老松门外藓封鳞。

路穷危磴浑忘俗,山向深秋欲瘦人。

白发洪厓终日笑,为呼玄鹤下风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探访仙踪的奇妙旅程,诗人张邦奇在明朝时期游历慈溪清道观,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道观内外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氛围。

首联“将寻仙迹野江滨,解䌫江潮捷有神”开篇即点明了探寻仙踪的主题,江边的景象仿佛引领着读者进入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诗人通过“解䌫江潮捷有神”的描述,不仅描绘了江潮的动态之美,更赋予了自然现象以灵性,暗示了这里可能隐藏着超凡脱俗的力量。

颔联“修竹墙头云甃石,老松门外藓封鳞”进一步渲染了道观的环境。修长的竹子与云雾般的石头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古老的松树则在门外生长,其表面覆盖着青苔,仿佛是岁月的见证者,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颈联“路穷危磴浑忘俗,山向深秋欲瘦人”描绘了深入山林的艰难旅程,山路险峻,却让诗人暂时忘却了尘世的烦恼。深秋的山色似乎也在提醒着旅人,自然界的更迭与人生的短暂。

尾联“白发洪厓终日笑,为呼玄鹤下风尘”以洪厓(传说中的仙人)的形象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仙人的向往与敬仰。同时,通过“白发”这一细节,诗人或许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而“玄鹤下风尘”则象征着仙人与尘世的和谐共存,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超凡境界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6)

张邦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雷山怀旧

维舟村寺踏平滩,才到山中便改观。

一夜雨过鸣涧壑,半空云堕失峰峦。

人家有径苍苔滑,萧寺无僧翠竹寒。

此日故人千里隔,欲扳高顶望长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游天竺

澹烟微雨羃苏堤,佳伴相携任马西。

花竹静看人断续,楼台清映树高低。

两峰春气催黄鸟,九里松涛下碧溪。

最是山僧知爱客,夕阳浑欲住招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登天封塔

玉笋棱层矗画图,兴来轻步倩谁扶。

东窥溟渤惟青霭,西接昆崙有紫衢。

星月一天人啸起,风烟万里鹤飞孤。

凌虚如在金茎表,携取方平十二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雨后访戴秉诚

南河积雨涨成江,閒放轻舟过野杠。

剡水风烟浑属戴,鹿门禾黍久淹庞。

过墙竹筱鸠呼独,满径苍苔鹭下双。

别去不知天欲暝,醉看凉月倚西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