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天封塔

玉笋棱层矗画图,兴来轻步倩谁扶。

东窥溟渤惟青霭,西接昆崙有紫衢。

星月一天人啸起,风烟万里鹤飞孤。

凌虚如在金茎表,携取方平十二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登临天封塔的壮丽景象与诗人内心的豪情。首句“玉笋棱层矗画图”,以“玉笋”比喻塔身,形象地展现了塔的高耸入云,如同一幅精美的图画。接着,“兴来轻步倩谁扶”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兴致勃勃、轻盈漫步的情态,也暗含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东窥溟渤惟青霭,西接昆仑有紫衢”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塔的视野扩展至东方大海与西方昆仑山,通过“青霭”和“紫衢”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阔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广阔的胸襟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

“星月一天人啸起,风烟万里鹤飞孤”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登塔时的景象。星光与月光交织成一片,仿佛整个天空都为诗人的啸声所唤醒;远处的风烟中,一只孤鹤翱翔,象征着诗人超脱尘世的孤独与自由。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超越世俗的愿望。

最后,“凌虚如在金茎表,携取方平十二壶”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后的感受。他仿佛置身于云端之上,与天地同呼吸,内心充满了宁静与满足。同时,“方平十二壶”可能是指古代传说中的仙壶,象征着长生不老或超凡脱俗的境界,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幅登高远眺、心怀宇宙的壮丽画面,展现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66)

张邦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雨后访戴秉诚

南河积雨涨成江,閒放轻舟过野杠。

剡水风烟浑属戴,鹿门禾黍久淹庞。

过墙竹筱鸠呼独,满径苍苔鹭下双。

别去不知天欲暝,醉看凉月倚西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写怀次李堇山韵

茅庐新构倚沧溟,地域仍分织女星。

东去波光兼月白,北来山色渡江青。

碧溪道士春无梦,黄鹤仙人旧有翎。

舟泛木兰天不碍,烟中凫鸭水中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丹徒旅泊怀万鹿园西溪

闻说西溪景物赊,故人相引入烟霞。

白云山腹半藏寺,青霭石桥深护花。

龛影夜堂含舍利,磬声高阁饭胡麻。

大江回首今千里,飞梦时时到九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晚霁登山

斜日鄮城西,篮舆渡碧溪。

远峰收宿雨,深树出晴霓。

历险还长屐,跻危但瘦藜。

泉清沙露篆,天静月悬圭。

萧寺寒无赖,荒碑旧有稽。

岩涛终日吼,山鸟为谁啼。

列阙遥堪睇,诸台近可梯。

胜游专邃古,美境最东鞮。

独鹄来何暮,群仙望不迷。

且穷今日兴,千载看留题。

形式: 排律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