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湖海重相面,干戈早脱身。
亦知怀琰琬,宁肯就风尘。
船泛东吴夜,梅寻故国春。
毛锥有持护,如子岂长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翌的《送杨亨仲还建康》,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期望。开篇“湖海重相面,干戈早脱身”,用湖海相逢和武器早已抛弃来比喻友人在外的经历和成长,既有壮阔之感,也透露出一丝孤独。
接着,“亦知怀琰琬,宁肯就风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理解与尊重,认为他必不愿意沉迷于世俗纷争。这里的“怀琰琨”暗示着朋友内心的高洁与坚守。
中间两句“船泛东吴夜,梅寻故国春”,描绘了友人归去之情景,船在夜色中的东吴水域缓行,以及对故乡春天美好的追寻。这里,“东吴”和“故国春”都充满了浓郁的乡愁。
最后两句“毛锥有持护,如子岂长贫”,诗人以毛锥(古代兵器)比喻朋友身处险境时的自我保护,表达了对友人深沉的关切和希望他不久陷于困顿之中。这里,“如子”增添了一份亲昵与温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的祝愿。
不详
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欲)。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欲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交说纷纷不惮烦,要公小驻北归辕。
三休恐负名亭意,二去吾宁顾子言。
快指柴桑还我里,遥瞻神虎到君门。
画图史笔俱张大,又得杨家一巨源。
春风桃李正开花,客路江山亦可嘉。
白鹭洲前浪山起,乌衣巷口夕阳斜。
一星终矣君重往,四壁萧然我独嗟。
元祐子孙今用尽,如公岂合在天涯。
蓬莱清暑按行归,却向西南万里驰。
郡继尊君家有法,学传乃祖世无师。
曹刘墙短自今日,班马香浓如昔时。
青士在旁知别语,夕阳回首更凄其。
君才可从六龙飞,便合超腾向日畿。
曾使诸生馆下立,又骑一马醉中归。
江山得助云蒸笔,桃李不言春上机。
归去来园花似海,子行吾且闭柴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