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宝云寺

偶随鸥鸟度寒溪,寂寂禅关半掩扉。

翠玉万竿迎晓履,欲凭风露濯尘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寺院景象。诗人廖刚以“偶随鸥鸟度寒溪”开篇,巧妙地将自己与自然界的鸥鸟相提并论,暗示了他内心的自由与超脱。接着,“寂寂禅关半掩扉”一句,通过禅门半开的状态,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仿佛在邀请读者一同探索内心的宁静。

“翠玉万竿迎晓履”,诗人以“翠玉”形容竹林,不仅突出了竹子的青翠欲滴,也暗喻了竹子的高洁与坚韧,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这一句通过视觉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清晨时分,万竿翠竹迎接行人的美好画面,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最后一句“欲凭风露濯尘衣”,表达了诗人渴望在自然的风露中洗涤心灵,去除世俗的尘埃,追求精神上的纯净与自由。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更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与净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微妙流露,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70)

廖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时从学理学家杨时,成就了“道南高弟,绍兴名臣”的美名。一生亲历两朝荣辱兴衰,历任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工部尚书。他持身立朝,忧国爱民,对外力主抗敌御侮、对内全力慰抚百姓;他刚正不阿,忠直抗言,令蔡京、秦桧等奸邪沮气。的精神和品格名重于天下,名扬于千古,为世代所赞颂

  • 号:高峰居士
  • 籍贯:北宋顺昌谟武
  • 生卒年:1070-1143

相关古诗词

再和.马祖岩

去来踪迹等游尘,谁向蘧庐觅道根。

岩穴故应无别异,镌题空有姓名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再和.尘外亭

林远浑无鸟雀喧,山青那觅烧霆痕。

三千眼界云霄上,十万人家草树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再和.天竺寺

好山堆翠拥金莲,花屋笼云傍石泉。

秋沼英蕖半开谢,直须饶占一壶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抚州试院次韵王元衷上元作

帘垂永日小亭幽,时节惊人特地愁。

万井笙箫怀帝阙,一檐风雨寄他州。

青藜定遣相辉映,绿蚁何妨共拍浮。

不料篷窗今夜月,一时分付与高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