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重阳》由明代诗人解缙所作,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于重阳佳节思念故乡的情景。
首联“几回客里度重阳,五岭兹辰望故乡”点明了诗人的处境与情感。诗人多次在客居他乡中度过重阳节,心中满是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五岭,即南岭山脉,此处借指诗人所在之地与故乡之间的地理阻隔,更添思乡之情。
颔联“薏苡肯将归上国,丹砂不为向炎方”运用典故,薏苡是古代的一种植物,常被用来比喻无辜受冤或误解之事;丹砂则象征着追求理想与真理。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虽有归心似箭,但薏苡般的误解与丹砂般的追求并未能如愿以偿,暗含了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
颈联“竹林客散应多暇,菊径花繁尚未荒”转而描写诗人所在之地的自然景色。竹林中的客人散去,应是诗人独处之时,此时或许能获得片刻宁静;而菊花小径上的花朵依然繁盛,未被荒芜,象征着即使身处异乡,自然之美仍能给予心灵慰藉。
尾联“待得明年还上国,登高宠锡酒千觞”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重归故土的期待。诗人想象着来年回到家乡,与亲朋好友一同登高饮酒,享受团圆之乐,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以及对未来的向往,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家国情怀的独特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