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敦素归金陵

晓踏河堤月,逢人问去舟。

已为羁旅客,更挽别离愁。

索寞怜同姓,丁宁数旧游。

欲知幽独意,风露满城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清晨踏着河边的月色,遇到行人询问渡船的方向。
我已是漂泊的旅人,更增添了离别的忧伤。
孤独中同情同姓之人,细细叮嘱着旧日的朋友。
想要了解我内心的寂寞,只觉秋风秋露洒满全城。

注释

晓:清晨。
踏:行走。
河堤:河边的道路。
月:月亮。
逢:遇见。
去舟:离开的船只。
羁旅:漂泊在外。
客:旅人。
更:更加。
挽:拉住,引申为增加。
别离愁:离别的愁绪。
索寞:孤独寂寞。
怜:同情。
同姓:同姓的人。
丁宁:叮嘱,仔细说。
旧游:旧时的朋友。
幽独:孤独。
意:心情。
风露:秋风和露水。
满城:充满整个城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铚的《送王敦素归金陵》,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别的感伤之情。

“晓踏河堤月”一句,开篇就以清晨踏着河堤上的明月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寂静的氛围。"逢人问去舟"则透露出诗人对即将离别之人的询问,表达了一种关切和不舍。

“已为羁旅客”自谓自己已经成为漂泊在外的游子,心中充满了旅途的孤独与无奈。"更挽别离愁"则是说这种离别之情更加深重,情感上的牵绊难以割舍。

“索寞怜同姓”一句中的“索寞”意指寻觅往事,而“怜同姓”则表达了对同姓之人的关切。"丁宁数旧游"是诗人在回忆与朋友共同度过的时光,每一个瞬间都深深记在心中。

最后,“欲知幽独意,风露满城秋”,通过“幽独意”传达了内心深处的孤寂感受,而“风露满城秋”则是外在环境对这份情绪最好的烘托——凉风和露水伴随着秋天的到来,共同构成了这份离别之愁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内心感受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送别时复杂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08)

王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王道元运判致政归潜皖

好山如幽人,深绝常避地。

潜峰独呈露,孤立信奇最。

高拥一峰寒,缥缈乱云气。

万古招行人,谁与赏心会。

我公实仙才,昆阆失品次。

挽公青霞襟,来作绣衣使。

终寻汗漫游,高举九霄外。

行色开画图,秋容掩新霁。

造化为我娱,神超物无累。

我穷知音稀,与世久无味。

落叶扫不禁,岁月水东逝。

愁作送公诗,出门更何诣。

赠言词亦贫,无以报高谊。

野宿慎衣裘,寒霜方夜坠。

形式: 古风

送史纯夫归馀杭

霜晴九月交,送子越东门。

同舟此水上,再对波清浑。

聚散三十载,惟此一意存。

邦国有大庆,去承旷荡恩。

我老百不堪,视子犹弟昆。

新寒黄菊枝,落照黄叶村。

惨怆欲别语,零落未归魂。

临分吐情实,衰境意弥敦。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送李文若归修水并吊其兄商老之亡

子去何悽断,乡关岁月新。

荒山寒带雨,古驿夜无人。

生死风前烛,音容梦里身。

临分感平昔,挥泪到松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纯师归眉山吉祥寺

上人峨嵋秀,冥冥耸高风。

依游王公间,尚带山水容。

谪仙信奇逸,蜀僧论丝桐。

寂默谁为听,误比万壑松。

崎岖古今涂,势利纷其中。

晚遗似高识,物我无异同。

是心湛寒水,处处流真空。

犹嫌百年梦,剩此一枝筇。

忽怀烟霞想,永念菽水供。

身为反哺乌,更逐高飞鸿。

斜日澹归袂,不似秋色浓。

孤行拾黄叶,一笑千山重。

桑宿挥馀恋,云楼杳归踪。

从兹与明月,相伴落何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