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史纯夫归馀杭

霜晴九月交,送子越东门。

同舟此水上,再对波清浑。

聚散三十载,惟此一意存。

邦国有大庆,去承旷荡恩。

我老百不堪,视子犹弟昆。

新寒黄菊枝,落照黄叶村。

惨怆欲别语,零落未归魂。

临分吐情实,衰境意弥敦。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翻译

霜降之后天气转晴的九月之交,我为你送行经过东城门。
我们一同乘船在这水上,再次面对清澈或混浊的波浪。
相识相伴已有三十年,唯有这份情谊始终如一。
国家正逢盛事,你离去是为了接受这宽广的恩惠。
我已年迈体弱,看着你就像看待弟弟一样。
初冬的寒气使黄菊显得更加娇嫩,夕阳下黄叶覆盖的村庄景色凄凉。
离别之际的话语带着悲伤,你的灵魂还未完全归家。
临别之际,你坦诚表白心意,衰老的境况中,你的感情更为深厚。

注释

霜晴:霜降后天气晴朗。
越:越过。
同舟:一同乘船。
波清浑:清澈或混浊的波浪。
三十载:三十年。
旷荡恩:宽广的恩惠。
不堪:难以承受。
弟昆:弟弟或兄弟。
新寒:初冬的寒冷。
落照:夕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离别时的情景,表达了一种深厚的友情和对即将到来的岁月变迁的感慨。诗中“霜晴九月交,送子越东门”两句设定了季节和场景,九月的天气已经转凉,但仍旧是秋高气爽的时节,朋友相送的地点在东门。

“同舟此水上,再对波清浑”二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过去共同渡舟于清澈的水面,与现在再次相对而坐的情景相呼应,水波依旧清澈,但时光却已不同。这两组四字短语,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聚散三十载,惟此一意存”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的主旨——在过去三十年的聚集与分离中,只有这份深厚的情谊始终留存在心间。这不仅是对友情的肯定,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寄托。

“邦国有大庆,去承旷荡恩”两句表明了朋友即将离开去迎接国家的重大庆典,这可能是一次重要的召集或任务。诗中通过这种方式暗示了朋友之间关系之外的社会背景和责任。

“我老百不堪,视子犹弟昆”一句则透露出诗人的哀伤与无奈,随着年岁的增长,对朋友的关怀如同对待自己的兄弟一样,这种情感上的依赖与惦念,折射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友情的珍贵。

“新寒黄菊枝,落照黄叶村”两句以景表情,将自然界的变换映衬出诗人的心境。新寒意指初秋的凉意,黄菊已经凋零,而黄色的树叶在夕阳下散落,这种萧瑟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惆怅相呼应。

“惨怆欲别语,零落未归魂”一句表达了离别时难以言说的哀伤和不舍。诗人的情感如同落叶一般零散而去,却又无法完全归宿,这种感觉让人心痛不已。

最后,“临分吐情实,衰境意弥敦”两句则是诗人在离别之际,将真挚的情感和对友谊的珍视表达得淋漓尽致。这份情谊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深厚,这种境界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寄托。

收录诗词(208)

王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李文若归修水并吊其兄商老之亡

子去何悽断,乡关岁月新。

荒山寒带雨,古驿夜无人。

生死风前烛,音容梦里身。

临分感平昔,挥泪到松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纯师归眉山吉祥寺

上人峨嵋秀,冥冥耸高风。

依游王公间,尚带山水容。

谪仙信奇逸,蜀僧论丝桐。

寂默谁为听,误比万壑松。

崎岖古今涂,势利纷其中。

晚遗似高识,物我无异同。

是心湛寒水,处处流真空。

犹嫌百年梦,剩此一枝筇。

忽怀烟霞想,永念菽水供。

身为反哺乌,更逐高飞鸿。

斜日澹归袂,不似秋色浓。

孤行拾黄叶,一笑千山重。

桑宿挥馀恋,云楼杳归踪。

从兹与明月,相伴落何峰。

形式: 古风

送和斜川诗二首(其二)

采药游名山,恐是韩伯休。

款段下泽车,久师马少游。

两公学真隐,异世今同流。

遇害能鸣雁,多猜不下鸥。

何如脱羁絷,寻壑与经丘。

人生亦误计,独醒无匹俦。

天地本虚静,万物自应酬。

阴阳驱意气,定能相胜否。

况复漆室女,浪为鲁国忧。

真妄两非是,湛然一无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送和斜川诗二首(其一)

两脚垂天际,愁云惨不休。

寻幽抱奇癖,欲继斜川游。

中原苦兵革,谁能障倒流。

野老且吞声,踪迹逐閒鸥。

策杖过短壑,蜡屐登高邱。

临风一长啸,慨然伊吕俦。

神交溯二子,新诗远寄酬。

鱼缄生春色,风流似旧否。

恰喜心期合,且缓杞人忧。

我曹非天厄,伐木友声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