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周公美

温风怂恿柳婆娑,两见春来蜂蝶多。

迁变时光如转烛,迟留日影欠挥戈。

思君欲问加餐未,苦思能令太瘦么。

岁晚忘言除习气,寒灰试共拨阴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温暖的风催动着柳树轻轻摇曳,每当春天来临,蜜蜂和蝴蝶就格外繁多。
时间的变迁如同快速转动的蜡烛,我希望能留住日光,但又无力改变.
想念你,想知道你是否吃得足够,深深的思念是否会让你更加消瘦呢?
到了年末,除了沉默不语,我已无其他习惯,只有尝试拨动冰冷的灰烬,寻找一丝暖意。

注释

温风:温暖的风。
怂恿:催促。
婆娑:柳树随风摇摆的样子。
两见:两次见到。
春来:春天来临。
蜂蝶:蜜蜂和蝴蝶。
迁变:变迁。
时光:时间。
转烛:快速转动的蜡烛。
迟留:留住。
挥戈:挥舞武器,这里比喻改变。
思君:想念你。
加餐:增加饮食,表示关心对方的生活。
苦思:深深的思念。
太瘦:过于消瘦。
岁晚:年末。
忘言:沉默不语。
除习气:去除习惯。
寒灰:冰冷的灰烬。
拨阴何:拨动阴暗,寻找光明。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宋代诗人邓深所作,名为《次韵答周公美》。通过鉴赏,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时光流逝、春天到来的喜悦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和关切。

首句“温风怂恿柳婆娑”,描绘了初春的景象,温暖的春风轻拂着柔软的柳枝,让它们随风摇曳。这里不仅形容了春天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新生事物的喜爱和赞美。

“两见春来蜂蝶多”,则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生命力旺盛的特点,蜂蝶是春季常见的昆虫,它们的活跃也映射出诗人内心对春日的热烈情感。

“迁变时光如转烛”一句,用了一个鲜明的比喻,将流逝的时间比作蜡烛上的火焰,表达了时间在不断变化、迅速消逝的感觉。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传递出对于时光易逝的无奈和感慨。

“迟留日影欠挥戈”,则表现了诗人希望能够阻挡住时间流逝,但这种愿望又是不可实现的,仅能在心中默默期许。这里的“迟留”和“欠挥戈”,都充满了一种对抗无常世事的悲壮情怀。

“思君欲问加餐未”一句,转折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想要询问朋友的近况,但又犹豫不决,这种心理活动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苦思能令太瘦么”,则是对前句的一种发挥,表达了过度的思念和忧虑甚至可能影响到诗人的身体健康,让他变得更加消瘦。这一句流露出的,是一种深切的友情以及内心的不安与焦虑。

“岁晚忘言除习气”则是一种对时间的回应,岁月匆匆,人生易逝,诗人在岁末时刻想要摆脱那些陈旧的习惯和言论。这也可以看作是诗人对于个人成长和心灵升华的一种追求。

最后,“寒灰试共拨阴何”,则用了一个象征性的动作,即挑拨熄灭的炉火,来比喻诗人的内心世界。这个行为既可能表示诗人在寻找生活中的温暖与希望,也可能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一种怀念。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形象的自然景物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的赞颂,还揭示了其内心对于时间流逝、友情的珍贵以及个人成长的思考。

收录诗词(205)

邓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赋十月桃为罗司理生朝

根苗不自武陵乡,挟暖凌寒独有光。

韵过海棠春带露,红羞篱菊晚经霜。

宅仙本结千年实,瑞世仍开十月芳。

过插一枝谁称面,后堂杨柳舞霓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自赋大隐

柴门虽设日常关,只有琴书几案间。

屋宇无多聊近市,尘埃不到即深山。

悠悠世事非吾事,往往云閒是我閒。

出处尚疑陶靖节,倦如飞鸟始知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过吕坊渡

江阔寒风痛括肌,村醪无力破寒威。

融霜点滴松间雨,爱日晴明身上衣。

闯竹柴扉黄犬吠,卧沙蓬艇白鸥飞。

烧痕已觉春来近,稍放青青出土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何先生月湖楼

青天素月古今流,奇观还须自我谋。

照有馀辉众人共,取之不禁此湖收。

水容天色交光处,玉鉴冰壶不夜秋。

俯仰无尘清绝甚,栏干百尺独宜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