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界的亲密接触,以及对黄精这一植物的喜爱与探索。首句“我取友兮得黄精”,直接点明了主题,诗人将黄精视为友,表达了对这种植物的亲近感。接着,“竹叶豆花交野阴”描绘了黄精生长的环境,竹叶与豆花交织在幽暗的野地之中,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
“人不图仙只图饱”一句,诗人以旁观者的视角,表达了人们对黄精的实用价值的追求,即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鸦鹊窠雕龙爪零”则通过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述了黄精的形态,仿佛是雕刻在岩石上的龙爪,生动而富有想象力。
后两句“白可撷,青可捋,所思兮何由掇,半岩斜阳孟溪泼。”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黄精的采摘过程和内心感受。白色的黄精可以轻易地摘取,青色的则需轻轻捋下,这不仅体现了黄精的生长状态,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尊重与敬畏。最后,“所思兮何由掇”表达了诗人对黄精的渴望与追求,而“半岩斜阳孟溪泼”则以夕阳映照下的山岩与溪流,渲染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画面,完美地结束了这首诗,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