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庄节妇三首(其三)

痴子啼复急,良人暮不还。

彷徨妾心悸,负儿出门看。

死者为妾身,暴尸门外湾。

匍匐往见缚,割裂肠与肝。

苟能绝仇领,何事空摧残。

稽首告青天,饮恨赴奔湍。

湍水照妾心,湍月照妾颜。

妾恨何时终,岁岁如转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节妇在丈夫去世后,独自一人面对生活的艰辛与悲痛。她内心充满了对丈夫的思念和对命运的无奈。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细节,如“痴子啼复急”、“良人暮不还”、“死者为妾身”等,展现了节妇在失去丈夫后的孤独与痛苦。

“彷徨妾心悸,负儿出门看”,表现了节妇在夜晚,为了寻找丈夫的踪迹,带着孩子四处奔波,内心的恐惧与不安。接着,“死者为妾身,暴尸门外湾”,描述了丈夫去世后,尸体无人照料,只能暴露在外的情景,进一步凸显了节妇面临的困境和凄凉。

“匍匐往见缚,割裂肠与肝”,则展现了节妇在极度悲痛之下,为了处理丈夫的后事,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这不仅是对丈夫的哀悼,也是对当时社会不公的一种反抗。

“苟能绝仇领,何事空摧残”,表达了节妇希望以和平的方式解决纷争,避免无谓的牺牲和痛苦。最后,“稽首告青天,饮恨赴奔湍”,是节妇向苍天诉说自己的悲愤,最终选择以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表达对丈夫的深切怀念和对命运的抗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强烈的画面感,深刻地揭示了节妇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所承受的苦难与挣扎,以及她对爱情的执着和对生命的坚韧。

收录诗词(2130)

陈献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门赠别

市远家贫岁又荒,无鱼无肉祇家常。

青丝藤菜羹犹滑,赤米花黏饭颇香。

几句残诗明月下,三杯旨酒短篱旁。

明朝睡起江潮长,恰送君归顺水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应试后作

久为浮名缚,聊忻此为贫。

春寒三日战,衰病百年身。

白发慈颜老,扁舟感兴频。

平生荣辱事,来往一轻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失题

东南六十县,乃在岭海间。

斯民日疲困,盗贼纷相抟。

仁义久不施,别离愁我颜。

竿头百尺丝,可以系东山。

形式: 古风

弘治二年冬子长命书是日应之(其一)

数年学道究重玄,山顶莲花水底天。

今朝悟来无一物,不离本性即神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