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剑歌

洞庭吞天天无风,月印一镜星涵空。

波心千丈光五色,渔人啧啧疑垂虹。

睨而视之寂不见,举网下罩追遗踪。

须臾雷轰怒涛吼,鼓荡六合雰溟濛。

所得非鱼亦非龙,炯然三尺贯当中。

肉销骨立精气融,铿鍧其声韬其锋。

越砥稍稍加磨砻,壮士见之肝胆雄。

雷焕已死不可起,有谁解识斗间气。

人疑龙泉或太阿,万古凡剑空一洗。

倚楼西北望边城,连月亘天烽火明。

隐忧枕上思请缨,夜半跃鞘床头鸣。

梦中见告若有神,吾价岂但直百金,吾勇岂但敌一人。

知君素有击楫中流心,誓当助君报国万里清胡尘。

形式: 古风

翻译

洞庭湖水吞吐天地,无风时月如镜照星空。
湖心波光五彩斑斓,渔夫惊叹以为彩虹垂落。
凝视却只见一片寂静,撒网探寻那神秘踪迹。
片刻间雷声轰鸣,巨浪怒吼,天地混沌。
捕获并非鱼龙,而是光芒三尺贯穿中央。
肉消骨立,精神焕发,声音虽锐却内敛。
剑身渐磨砺,壮士见之热血沸腾。
雷焕已逝,谁能理解这剑中的战斗意志。
人们猜测这是龙泉或太阿剑,普通剑刃被洗净。
登楼向西北边城眺望,连月烽火照亮天际。
忧虑满怀,夜半梦中想请缨出战。
梦中神明告知,我价值不止百金,勇猛过人。
我知道你有中流击楫的决心,我愿助你扫清万里胡尘。

注释

洞庭:指洞庭湖。
吞天:形容湖面广阔。
月印:倒映月亮。
波心:湖心。
光五色:五彩斑斓的光芒。
垂虹:形容光芒如彩虹。
睨而视:斜眼看。
遗踪:遗留的痕迹。
雷轰:雷鸣。
怒涛:汹涌的波涛。
炯然:明亮的样子。
当中:剑中央。
肉销骨立:形容瘦削。
精气融:精神焕发。
铿鍧:形容剑声。
越砥:经过磨砺。
磨砻:磨刀石。
壮士:勇士。
肝胆雄:勇气激昂。
雷焕:古代传说中的宝剑。
斗间气:战斗的意志。
龙泉:古代名剑。
太阿:古代宝剑。
倚楼:倚靠在楼上。
烽火:战争信号。
请缨:请求出战。
击楫中流:比喻决心坚定。
报国:为国家效力。
清胡尘:扫除敌人的侵略。

鉴赏

这首宋代赵汝燧的《古剑歌》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壮丽的湖面景象,以及古剑的传奇色彩。开篇以洞庭湖的广阔无垠和宁静月夜为背景,波光粼粼,星辰倒映,犹如一面镜子,令人惊叹。接着,诗人通过渔人的惊奇反应,烘托出剑光的奇幻,仿佛垂虹落水。

剑光虽瞬息消失,但其威势并未减弱,反而在雷鸣涛吼中更加显赫,象征着剑的不凡力量。剑身“炯然三尺”,蕴含着深沉内敛的锋芒,经过磨砺,更显英雄气概。诗人将剑比作古代名剑雷焕之剑,暗示其非凡来历。

诗中剑的价值不仅在于物质,更在于精神,它激发了读者的壮志豪情,使人想要效仿古人请缨报国的决心。最后,诗人寄寓了对友人的期望,愿他能如击楫中流的勇士,挥剑扫清胡尘,保家卫国。

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通过剑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英雄气概和忠贞爱国的赞美。

收录诗词(288)

赵汝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汉离宫四时词

东风飘花谁共惜,暑雨馥莲不忺摘。

雕栏倚露月千里,铜铺锁寒雪一尺。

终年汉漏滴四时,屈指三百六十日。

远山蹙断懒涂抹,怕开妆镜鸾舞只。

怨泪阑干落离宫,纤玉弹珠香风湿。

梦回想像巫山云,檐鹊似传天上音。

便教粉黛近君侧,未卜胶漆投君心。

岂不闻东宫婕妤作歌悲团扇,又不闻长门阿娇买赋捐黄金。

形式: 古风

仰山行

平生几两谢公屐,爱山爱水真成癖。

集云峰在指顾间,年来抗尘乃绝迹。

西风从臾作意登,佛境未入心境清。

九秋颢气接岚气,五里松声答泉声。

招提金碧压深窈,钟鼓四时递昏晓。

梵音独许山鸟听,禅梦不惊胡蝶绕。

土腴露饱蔬笋鲜,一粥一饭天上僧。

伊蒲供罢日卓午,浮空半是烹茶烟。

四藤欲知阁中味,万字欲参堂上意。

请将此事且姑置,坐看山雨濯晚翠。

形式: 古风

再登岳阳楼

岳阳城下系扁舟,与客同登百尺楼。

寻遍诗牌追旧句,恍惊岁律叹重游。

波涵君艑两山翠,天落巴荆一镜秋。

北望边烽犹未熄,敢忘后乐与先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寻僧不遇

扪萝入石径,野衲栖其间。

杖锡知何处,留云守禅关。

当户走饥鼠,隔林巢白鹇。

候久移晚照,困来漱寒湾。

翛然非人世,欲去且复还。

木杪猿一声,六窗契山山。

形式: 古风 押[删]韵